小知县 第304节(2/2)
还有一件事,是他们也没法否认的。
吏部尚书欲言又止。
他这边看过名单之后,直接大手一挥。
他哪个优势都没有。
汴京府衙,需要这么多人吗?
直到现在, 鸟粪刺绣也是长公主的禁忌之一。
汴京文报的人这时候才发现。
可想着纪炀做事看似莽撞,其实一直有分寸,等私下问过皇上之后。
各部选人,要么年长有资历的, 要么选年轻刚中进士的。
九月二十五,所有来报道的官员看着上面年轻的长官。
可他刚中进士的时候, 跟着嘲笑了宗室的鸟粪刺绣, 正好被长公主听到。
要知道现在已经是昌盛四十一年九月底。
反正纪炀就是要了
纪炀只能说,跟他打舆论战,那还早呢。
毕竟接下来要做的事,跟之前可大不一样。
硬生生做了五年半的杂事, 看着身边年轻人一个个被选走, 来了一批, 又走了一批。
更别说这些年皇上一直也在因为这件事跟宗室掰手腕。
他这一番话,直接让还未入职的官员们对他抱有好感,甚至死心塌地。
还有些是家里有点关系,可以托人说情的。
没办法,现在人人都知道,皇上喜欢年轻有为的官吏, 皇上这么选,下面的各部也这样选。
--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在昨天到汴京府衙之前, 还是翰林院的“见习”进士。
等知道所有人都被选中的时候,自然就变成发蒙了。
原本以为过两年就没事了, 可陈子云又在醉酒的时候吐槽宗室什么也不敢,只会吃喝玩乐。
当纪炀的手下,应该不是件坏事吧?
这事竟然就定下了。
就算那名单上的翰林们迟迟没人挑选,他们也确实中了进士。
纪炀一直不直接跟他们打擂台,是人家根本就不想。
这些人。
这些人都被自己这么嘲讽,那下面的举人秀才呢?
万忠杰, 汴京人士,四十三岁, 昌盛三十六年的进士。
只能在翰林院蹉跎。
要知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可心里却有无穷的向往,更有无限的希望。
这下就不是两年的事了。
命运在这一刻,悄然发生改变。
刚开始是高兴的。
纪炀一口气要了四十多人补充到汴京府衙里。
虽说是糊里糊涂进来。
他全都要了!
这里只剩下他跟陈子云, 陈子云倒是年轻, 今年也才三十,刚中进士的时候二十四。
第123章
纪炀要这么多人,是干什么啊?
要这么多人,自然有他的道理。
与其思考自己是不是有问题,还不如把这事怪到运气不好上。
不管大家怎么想。
此时不敢多想,一想起来,就已经发现不对劲了。
就因为是短处, 所以被指出来之后对方便会恼羞成怒。
所有收到通知的见识进士跟赋闲官员们,一时有点懵。
在翰林院做了整整五年半的杂事。
都说了大家是明珠蒙尘,那就让大家看看,他说的对不对。
纪炀的说法,显然更得人心。
他甚至觉得这些人手还不够呢。
全都来他们汴京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