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306节(2/2)

    前任府尹没做成。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这两件到底不算大事。

    牵一发动全身。

    特别是最后一条,奏闻请旨。

    这八十板子换了其他人来审,只怕也能给免了。

    简单举个例子,假如有个人叫徐五,徐五是偏远宗室子弟,同时还在殿前司当六品的护卫。

    如今到纪炀接手。

    端看谁的手段更为高明。

    皇上那边又有意纵容,自然不管。

    所以当初林家一派想罚琨王幼子才会那么艰难。

    首先,醉酒杀人,说明是过失,罪过减半,只用徒刑三十年。

    皇上知道,宗室知道,纪炀也知道。

    这个徐五当街醉酒杀人,他要怎么判刑?

    为什么?

    一个要想办法定罪。

    这些都不符合如今的“程序”。

    甚至是律法规定,与生俱来的权利。

    过几年之后,他还能任职。

    一层层身份,就是一层层减免罪过的凭证。

    可如今查园子的事就不同了。

    若家人再给打点,这桩杀人案的凶手徐五,只用徒刑几年,徒刑就是剥夺自由,强制劳役的意思。

    而这劳役还能用银钱代替,纵然不能代替,也能代替过后只做轻便的活计,什么抄抄文书,跑跑腿,连汴京都不用出。

    一往下查,必然查到人命官司,必然查到无数家破人亡。

    如今皇上只能在最后结尾的时候推一把。

    这些事情。

    这不是暗地里你来我往,甚至是明面上的斗争。

    因为他曾经是官员,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他就永远是官身,官身可以替他抵挡很多罪责。

    这是比之前灌江府更难的情况。

    否则作为宗族的势力,皇帝肯定会焦头烂额。

    再往远了说,灌江府那个学政,四品的官员,同样要奏请皇上。

    一个要用各种身份关系脱罪。

    按宗室的奢靡生活来说,哪家会有干净账。

    更是无数平民百姓,拼命都要当官的原因。

    但纪炀也是自己强压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勋贵子弟纵然什么也不做,家里也要给他谋个官职的原因。

    园子的地怎么来的,钱怎么来的,怎么赔偿的百姓,导致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按理应该交给皇上。

    林家做成了一点。

    这种民脂民膏,稍有不慎就会激起民怨。

    贵族生来免罚,如果他们再有个一官半职,官职,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官身,也能让他们再免罚。

    也看皇上的态度。

    怎么在全都知道的情况下拿到把柄,并顺利解决?

    --

    但作为皇室宗亲,他不能太明显偏向纪炀。

    更往深了去,田税地税,私瞒田产地产,私吞矿产,这些都有可能。

    这就是他们身上的权利。

    所以两个罪过加一起,放在普通人身上可以处于死刑的罪过,变成八十板子。

    那时候宗正寺说纪炀没有权利审问,讲的就是这个。

    接着他是贵族,贵族不受拘系刑讯。

    如今不同。

    之前的灌江府再怎么闹,有凉西州的兵马,有朝廷给的全力支持,那会梁王都盼着收拾好灌江府。

    最后他还是六品官员,又有律法说明京城官员及外放五品官员有犯,须奏闻请旨,不许擅问。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