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2)

    年长,对那段历史有印象的人,震惊的是皇上的魄力与担当,没机会知道那段历史的人,则都怀着不可置信的心情,去向那些长辈请教。哪怕理智告诉他们,若非事实真是如此,朝廷完全没必要费这功夫,踩着先帝崇高的声誉揭开虚造的表象之下的真相。曾在与草原蛮族对峙的战场上屡战屡胜的几位将军,被派去平叛,相继命丧西南叛逆之手的事,也因此而得到正名。左书意向来喜武,擅长武学,对文学历史不怎么上心,所以他在知道这些事后,只为大安的山阳省被人叛贼占据的事,感到愤愤不平,思想认知方面,都没怎么受影响。“唉,这些大将真是可惜了,那西南的环境就这么恶劣吗?怎么一个两个的,都折在那里了呢,若有机会,我真想去会上一会!”想到上面不顾先帝的颜面,态度坚决而又果断的选择将真相公开一事,何昌逸毫不怀疑,这里面肯定有其深意。不过他更了解自家表哥的性格,就算心中有所猜测,他也不可能告诉对方。“做好你的分内事,若能往上升一升,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有机会去西南那边办差,见识一下那边的环境。”左书意仔细一想,发现还真是如此,以他现在的职务,能出外差的机会实在太少,只有升官后,有机会得到重用,才能有机会出外差,见识外面的世界。正待说话,就见何昌逸取出一封信,“又是沈状元的信?你们两人的交情可真好,这才分开不到一个月,就来回写多少封信了?”“我们是有正事要谈,沈贤弟在文山府任通判,是个非常好的历练机会,他写信告诉我自己那边的见闻,对我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迟早也会去地方。”左书意闻言,顿时苦下脸道。“表哥若外放到地方,不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在京中了,不过你可以向陛下求个恩典不外放,皇上对姑父那么好,肯定也会喜欢你这个侄子,他们都说当京官好。”当京官的好处很明显,就像这次,上面有意公开那段历史真相的事,他们可以在皇后当然知道以何殊的身份, 肯定不便让人去打听了解那些姑娘,这次没办法帮忙推荐候选人,有些烦恼地回道。“既要家中人事简单,又要姑娘性格通透, 这个要求可够高, 本宫知道的那些姑娘, 无一不是出自那些高门大户,那种人家,有哪家是人事简单的?”她知道的那些姑娘心思通不通透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那些姑娘的心眼都有些多,更想给她这个皇后当儿媳妇。何殊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强人所难, 可是何昌逸的情况有些复杂, 宁愿事前想周全些,也比留下某些隐患得好。正宁帝大概猜到何殊会提出这些要求的原因,在一旁叹了口气,为皇后解释道。“唉, 也是这孩子的身份复杂了些, 既要担心那些人事复杂的大族会误了他,又不想委屈了他, 就将这件事变得高不成低不就。”婚姻之事关系重大,何殊是真心不愿揽这种事,可是瑞王在年前特意来信,将何昌逸的亲事拜托给正宁帝。这绝对是对方在向他们表忠心与信任的做法, 可是何殊又不是那种喜欢将别人的亲事都拿来算计利用的人,正宁帝更没有这根筋, 对方的这种做法实属多余。可是对方既然主动提出来了, 他们于情于理都没有理由拒绝, 只得尽心尽力的为何昌逸好好打算。有了瑞王召集旧部齐聚定海水师大营,后来再无音讯一事,京中肯定有不少人家愿意舍出一个女儿,用以拉拢投资及试探何昌逸。越是如此,他们越要小心慎重,不能给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留下可乘之机。“实在不行,就在女官、女学中选,反正此事不急于一时,等到开春,御花园的花开后,母后可以举办几场赏花会,邀上一些女官,让女学那边推荐一些符合要求的女学生,宫学中的公主与伴读们,也可参加,再邀一些千金名媛。”何殊身为太子,虽然投建女学,但在后来并未干涉女学的任何事务,而是交由皇后负责,只有遇上皇后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才会从旁给些建议,也不是以太子的名义。只有这样避嫌到位,才能避免让人议论女学是不是太子给自己准备的后宫。听到何殊的这些安排,皇后点头应下,却忍不住吐槽道。“估计外面人得知本宫要办赏花会,还邀请这么多的未婚姑娘,还以为本宫打算给你选妃呢。”何殊却笑着道,“不会,他们可能只会想到宫中产业是不是又出了什么新品,母后又想掏空他们的钱袋子。”毕竟她‘不宜早成亲’的命格,现已变得深入人心,在皇上皇后面前碰过多次壁后,都知道这是一提就会惹怒这二位的禁忌话题,都学乖了不少,深恐这二位误会他们存心想让太子不好。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