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3)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临行前,黄正举还大声道。“厚泽兄不用担心,是我们认为以厚泽兄之才,不该连三甲都排不上,无论复查的结果如何,都与厚泽兄无关。”杨厚泽想拦却拦不住,只能看着他的二十几位同窗雇客栈的马车,迅速往礼部而去,满脸的焦虑和凝重。落实殿试排名后,礼部尚书何广成才骑着自行车离开皇宫,回礼部衙门。作为被赏自行车的大臣中,年龄相对最大的那个,何广成对此十分自得,对自己的自行车也特别爱惜。刚下自行车,正小心查看自行车的车胎情况时,差点被突然停在他身边的马车给有蹭到,不悦地将车往里挪的同时,转头看向那马车。这才看到接连停在边上的竟有三辆马车,有二十来个年轻学子分别从车上下来,个个都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让何广成迅速咽下已到嘴边的呵斥,将自行车让给看到他后,就赶紧过来的一名下属,不顾对方迟疑,态度坚定地要求对方先将他自行车推进衙门院里后,他才背着手来到距离那群学子较近的地方。“你们这么多人来礼部,不知有何贵干?”赵全志客气地躬身施一礼后,才回道。“见过老先生,学生乃是今科进士赵全志,此番与同窗们来礼部,是想求见礼部主事大人,请教一下今科殿试排名方面的问题。”将自家上官的宝贝自行车安放好后,匆匆赶出来的官员刚好听到这番话,脸色瞬间大变,语气不悦地问道。“你这是在质疑自己在殿试中的排名不公正?”“见过这位大人,学生并非质疑自己的排名,而是关心我们一位同窗的排名,他是我们凌山书院公认的魁首,会试亚元,却在此次殿试中,只名列也给公示在皇榜边。而很优秀,想给更靠前的排名。有好几位大人都认为那份文章写得虽然写得不错,但是匠气过重,只配排个与一甲三位同年的差距。”虽然说得委婉,但是表达出的也是要看看,为其鸣不平的态度。“就算要鸣不平,你们也该先弄清楚情况后,再这么大张旗鼓地来礼部,什么都不知道,就这么迫不及待地来礼部表示质疑,你们都当自己是那,正在皇榜边公示着,科举是朝廷最重要取仕手段,绝对公平公正,经得起质疑,但是你们,唉!终究还是太年轻啊!”太年轻,经不起别人的挑唆与怂恿,就很容易上当吃亏,从而付出代价。看着对方说完之后,就转身进入礼部大门的背影,赵全志等人忍不住面面相觑。有人迟疑地喊了句,“老先生……”跟在老者身后的官员回头看向他们,也摇了摇头。“我们大人言尽于此,你们不必再纠缠,想要看那传胪的文章,你们只管去皇榜那边看,无凭无据,就敢这么兴师动众地来我们礼部衙门闹事,质疑朝廷决议,有损朝廷声誉,你们可以静候处置通报了。”听到这话,在场众人纷纷大惊失色,他们知道此举不妥,却又想着法不责众,而且坚定的认为自己是正义之举,才会一起毫无顾忌地结伴而来。‘质疑朝廷决议、有损朝廷声誉’的罪名,他们可不陌生,毕竟就在前几天的会试张榜之日,就有两位本来榜上有名的贡士,因这两项罪名被判罚取消功名、永不录用。“怎么办?赵兄,真有这么严重吗?我们没有闹事,只是过来问问而已。”赵全志此刻也很紧张无措,不愿相信这件事真能有这么严重,他是真正的寒门出身,好不容易才考上进士,哪怕只是三甲,也就是所谓的同进士,他也很珍惜。随着朝廷越发重视教育,提供各种惠政,民间向学之风越来越盛,竞争也越来越大,他在上届大考中直接榜上无名,这次能有机会考取同进士,已属难得。但他还是勉强保持镇定,“我们去皇榜那边,先去看看厚泽兄的文章,我实在无法相信,以厚泽兄的才华,他竟连一甲都排不上,会试时,我们对其他同年的水平都已有所了解。”这些人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是,问题根本不在于杨厚泽的水平如何,而在于杨厚泽是否如其所言,真的有在这次的大考中全力以赴。直到这群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的年轻人,心情沉重地赶紧来到皇榜前,亲眼看到杨厚泽在殿试中的文章。那文章写得不能说不好,若是不好,它也不至于被评为二甲传胪,关键在于,他们这些同窗都能隐约感到情况有些不对,那文章写得与杨厚泽平时的水平大相径庭。这个结果让一直为其鸣不平的众人都感到难以置信,可是事实就是如此,有人怀疑是不是自己判断有误,与同伴相互交流过后,才确定真不是他们个人的错觉。“厚泽兄这是什么意思?一边让我们都认为他对此次的大考特别重视,一边却又藏拙。”“关键是他还一直表现出十分担心自己会被朝廷打压的样子,这分明是他自己打压自己,他为何要这般误导我等?”“是啊,若非他总摆出忧心忡忡的模样,还让我们知道,他们承同杨氏由于早年的一些过往,被迫退出朝堂,我们又怎会因他没有取得好名次,就质疑朝廷的公正?”黄正举脸色难看地盯着前方张贴的文章,喃声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是我们笨,被人利用了却不自知,难怪礼部的两位大人都用看傻子的目光同情我们。”看得他当时就觉得情况不对,所以并没有出声,直到此刻看到这份被破例张贴出来的传胪的文章,他才意识到,他们好像在不知不觉中,被人给利用了。可他实在想不通,对方的目的到底何在,他们这些同窗不仅与其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还素来交好,对其多有推崇,对方为何要这般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