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 80 章(3/4)

    他身上东宫舍人的差事虽然还没卸下,但姜鸾在御前请了旨,把他调入了吏部。

    二月里告老辞官的王相王懋行,身上兼领着吏部尚书的职务。他毫无预兆地突然告老辞官,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但不管王相为什么突然辞官,总之,吏部尚书的位子空出来了。

    吏部左侍郎资历够了,往上一步,补上了吏部尚书的位子,也算是众望所归。

    吏部右侍郎顺势往上一步,补了左侍郎的位子。

    空出来了一个吏部右侍郎的空缺,被姜鸾在御前讨了去,给了谢澜。

    谢澜从东宫舍人调去吏部,官职连跳两级,直接升任了吏部侍郎的高位,五品绯色官袍换了正四品朱袍,在年轻一辈的世家子弟里崭露头角,成了京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他最近在吏部里确实忙得很。

    今天特意抽了空迎出宫门接了姜鸾,谢澜陪伴身侧,一行人往东宫方向缓行。

    “殿下恕罪。”他歉意地说,“吏部事务实在繁琐,臣前两日和人议着议着忘了时辰,赶过来迎接殿下的时候,殿下已经回东宫了。”

    姜鸾体谅地摆摆手,“新官上任三把火,够你忙的。你是东宫调出去任职的第一个,如今的年纪资历坐在吏部侍郎的高位上,表面有多风光,坐下去就有多烫屁股。你最近多当心有人给你下绊子,我在二兄面前求来的位子,千万坐稳。我这儿的接送不是大事,你别管了。”

    谢澜低声坚持,“臣身上毕竟还兼任着东宫舍人的职务。殿下的出宫接送安排也是大事。”

    “说的也是。东宫舍人的差事不能总让你兼任着,年纪轻轻的,别忙到积劳成疾了。”姜鸾倒是仔细地思考起来。

    “五品东宫舍人有两个名额……阿滢,你做不做?”

    崔四娘应声而答,“殿下愿意给臣殊荣,臣自然愿意。”

    谢澜有疑虑。

    “大闻朝开国两百年,虽说有女公子袭爵,但从未有女子入仕朝廷为官。以往的女官都是任职宫廷六局,掌皇家内务事的内廷官。殿下,此事不容易推行。”

    “是不容易推行。”姜鸾不否认,“但如今的政事堂风向变了。试一试。说不定能成呢。”

    她边走边说,“我琢磨了有一阵子了。女公子在家族里可以袭爵,为什么就不能入仕朝廷做官。大闻朝开国两百年,从我这里开了第一任皇太女的先例,那我为什么不能开了第一任女公子入仕的先例。”

    谢澜默然不语,跟随身侧。

    如今政事堂的风向确实变了。

    文武百官之首的王相突然辞官隐退,朝中势力空缺出一块,政事堂四重臣少了为首的宰臣。

    之前议事,都是其余三人提议辩驳,王相沉吟决断,最终一锤定音。

    如今政事堂的四重臣剩下三个,年纪资历最长的当然是李承嗣,李相。但李相的声望不足以服众,在政事堂里做不到一锤定音。

    让政事堂的局面更加复杂的是,裴中书和崔中丞最近走得近。

    两人一个扶持东宫皇太女,一个替嫡女和家族谋算前程,暗中生了默契,李相最近的几项提议,在政事堂被连续驳了数次,无法通达政令。

    最近的风向转变,确实难以看清。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在如今的混乱局面里,或许不是不可能达成。

    谢澜不再劝谏了。

    跟随走出一段路,他换了个话题,“听闻殿下的生辰快要到了?”

    姜鸾正在和崔四娘谈论着当季衣裳京城流行的新式样,闻声侧头,笑望了谢澜一眼,“谢舍人有心了。确实快到了。”

    她留意到谢澜身上簇新的朱色官袍,愉悦地说,“忘了,现在该称呼一声谢侍郎了。”

    谢澜微微一笑,“臣是东宫的人。殿下直呼姓名也是可以的。”

    姜鸾没多想,她正一口一个‘阿滢’的称呼崔四娘,‘谢侍郎’确实听起来比较生分,应下来。

    “无人时直呼你谢澜?指名道姓的,你可别恼。”

    崔四娘在旁边提醒一句,“谢侍郎早就加冠了,殿下是同辈人,可以称呼小字。”

    “啊,我倒没想起来。”姜鸾停步转到谢澜面前,打量着他的新官袍。

    “这身颜色鲜亮,你生得好,朱色比之前的绯袍更衬你。对了,”她笑问:“你的小字是什么?我都没问过。”

    谢澜深深地看了眼面前言笑晏晏的贵女。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