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 85 章(4/4)

    御史台的大炮仗,他称御史的影子都绕着走。

    现在他案上抄录的这本奏章,就是章大炮仗今日新奏上朝廷的大炮仗想起了阵亡的八万将士,说朝廷不能忘了战死的英烈,任由白骨裸露荒野。需得派人去战场收尸招魂。

    说的是实诚话,讲得有道理。上奏本的时间也正好,这位大炮仗死里逃生了一场,多出点心眼,专挑了公主出降、政事堂不开的大日子奏上朝廷,给足各方一整天的时间准备。

    裴显在谢征的大将军府里吃席时,接到了章御史的抄录奏本。

    为战死英灵招魂是一桩大功绩,无论派遣朝廷官员还是皇家宗室去,此行必然载入青史。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朝廷派谁去收尸招魂。

    他心目中的人选当仁不让,必然是是姜鸾。他原本打定了主意,不惜和反对之人当众撕破脸,威胁利诱,也要把姜鸾推上去,把这桩青史留名的大功绩给她。

    但给了她大功绩之后呢。

    如今初入东宫、朝堂上犹显稚嫩的皇太女,一旦身上有了功绩,有了声望,仿佛青云助力,雏凤初鸣……她就要展翅冲天了。

    她展翅冲天了,他自己呢。

    是不是要被她落下了。

    兵马元帅府书房里黯淡的灯火,亮了一夜。

    ——————

    还邱’这个署名就牙酸。

    章御史的御史说朝廷不能忘了战死的将士,需得派人去战场收尸招魂,说得也有几分道理。”

    崔知海感慨起来,把奏本拿给裴显过目,摇头叹息,“葬身太行山下的都是京畿将士,南衙禁军十六卫的好儿郎,惨烈啊。”

    裴显一目十行地看完,把奏本合起,放于长案上。

    “李相觉得如何?”

    李相放下茶杯,不冷不热地道,“为战死英烈招魂,理所应当。但先帝已经葬入帝陵。逝者已矣,去年商议谥号时,已经盖棺论定了一回;我等身为臣下,不能再追索罪责了。”

    李相说的是去年八月里暴卒的延熙帝。

    他的看法,代表着朝廷中众多文臣的看法,就连崔知海也微微点头。

    李相兼领了户部尚书,掌管朝廷的钱袋子,所以他额外多说了一句,

    “朝廷财政今年还是缺钱。战场招魂可,大张旗鼓的收敛尸骨,运回京城,嘶……八万具棺木,老夫看就不必了吧。”

    裴显早就等着他说这句,丝毫不意外。

    三人商议了一阵,议定下来。

    花费了最多时间商议的,当然就是代表朝廷,前去太行山招魂的人选。

    李相想请顾娘娘去。

    理由是冠冕堂皇的‘天家日月,夫妻一体。圣人病重,理应由皇后代行。’

    在座的没有傻子,估猜李相的意思,如果不是小殿下年纪太小,怕死地尸气冲撞了婴儿不好,李相最想提议的其实应该是小殿下。

    崔知海叹着气又把奏本打开,从头到尾仔细重读了一遍。

    御史台的大炮仗捅出来的篓子,他这个顶头上司哪能袖手旁观呢。

    下场吧。

    崔知海发表意见:“皇太女殿下身份贵重,仅次于圣人,代表皇家极度尊崇。皇太女亲去战场,为战死将士英灵招魂,此为国葬。理应由皇太女去。”

    两人的目光望向至今没有表态的裴显。

    裴显的神色看不出什么端倪,他的目光越过大开的窗户,看向天边游荡的几缕流云。

    伸展而肆意,在风里随心所欲地变幻形状,如何甘愿被攫取。

    对着天边的流云,不知怎么的,脑海里却浮现了昨夜梦里的那道苍白羸弱的身影,虚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不是个好兆头。

    荒谬。

    昨晚的种种事皆荒谬。

    半夜被当街拒绝得荒谬。自己做的怪梦荒谬。梦醒了从心底升腾而起的淬满毒火的念头更为荒谬。

    指尖在茶案上轻轻地敲了几下。

    他沉着地提议,“崔中丞说的极是。招魂大事,理应由皇太女殿下去。代表皇家,殇歌祭祀,给战死将士尊荣。”:,,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