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绝不向恐怖分子低头(1/3)

    

    &esp;&esp;(记忆点出了问题,上一章楚国使者是武涉不是涉间,已更正)

    &esp;&esp;让季婴将三名楚、魏、赵使者带下去后,黑夫嘿然而笑:

    &esp;&esp;“是儿欲著吾炉火上邪!”

    &esp;&esp;方才,那楚使武涉说什么:“天下同苦秦久矣,故尉公武昌首义为天下唱,诸侯随即并起东方,相率而攻秦。这一年来,尉公战南阳,而项氏战关东,对敌王贲,譬如猎鹿,一人抵之,他人射之,终入关覆秦。关东诸侯至西河,闻尉公杀暴君胡亥,真是大快人心,愿依旧议,愿尊尉公为王,达成和议,以安天下……”

    &esp;&esp;他甚至进一步抛出了诱饵:“若尉公有意为王,六国愿持所获秦始皇子女于洛水上相盟,杀之以立盟约,并献上玉玺。自此天下恢复旧制,楚、魏、齐、赵、韩、燕各列封疆,灭秦有功之将尉并为侯王。而尉公独据有关中、江汉、江东,可为天下伯主!”

    &esp;&esp;黑夫当时就乐了:

    &esp;&esp;“我好好一个遵循始皇帝遗诏的秦吏,力挽狂澜的武忠侯,继始皇帝之业的大秦摄政。”

    &esp;&esp;“怎么在你口中,就变成反秦诸侯之一,还要做分裂天下的伯主呢?”

    &esp;&esp;“再有,汝等之议,项羽可知道?他答应?”

    &esp;&esp;黑夫当时就变了脸色,从黑变为更黑:

    &esp;&esp;“汝等前脚才在重泉杀我将尉,伤我士卒,救走大秦的罪人赵高,劫持始皇帝诸子女,后脚却头顶高冠来和谈,汝等所谓和议,绝无半分诚意!”

    &esp;&esp;言罢,黑夫就让人将三名使者逮了起来。

    &esp;&esp;这时候,在西席侍坐的叔孙通却乘机表态:“君侯,秦祚已终,君侯功德巍巍,天下注望,故六国亦愿奉君侯为伯主,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君侯何不顺势践天子位,以安士卒之心呢!?”

    &esp;&esp;“叔孙通。”

    &esp;&esp;黑夫看了这儒生一眼:

    &esp;&esp;“你是蠢。”

    &esp;&esp;“还是坏?”

    &esp;&esp;这一句问,将叔孙通编了很久的“武忠侯是始皇帝私生子”的大胆说辞给憋回去了,连忙俯首不敢言。

    &esp;&esp;黑夫倒是很清醒:“六国眼下兵不如我,又不得关中人心,征战日久,恐已萌生退意,故才派使者来游说。若我中了其计,答应和谈称王,本侯先前一年多里,宣扬的举兵之义,便不攻自破!”

    &esp;&esp;他摸着自己的脸,上面已经戴了很久面具,好似已和这张面孔下面的皮肉连在一起,摘不下来了。

    &esp;&esp;“我将从力挽狂澜,廓清朝堂的大功臣,变成一个阴谋篡位的叛臣。北伐军旧部自会继续忠诚于我,但关中的故秦人,对我观感,势必大打折扣,那些旧臣秦吏,也将离心离德!”

    &esp;&esp;言罢,一挥手,将叔孙通赶了出去。

    &esp;&esp;黑夫很清楚,光靠一个南郡是不行的,关中才是他未来的基本盘。而若不能将新、故秦人捏合在一起,想要对抗在塞北肆虐的匈奴,想要再度一统天下,将变得更加困难。

    &esp;&esp;季婴这时候也回来了,他说道:

    &esp;&esp;“六国的策士们也太过天真了,加上降卒刑徒,我军能战者至少二十万人,六国却不过十万,且不得西河人心,放着这大好局面,为何要和谈?”

    &esp;&esp;黑夫却看清了范增的目的:“除了心存侥幸外,这三人还有一个使命,那便是试探!”

    &esp;&esp;“这三人是用来试探我的,若我满足于称王关中,做虚有其名的天下伯主,自然大好,六国便算完成了‘诛秦’,能体面撤离。”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