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石头(2/3)

    &esp;&esp;“二世皇帝死了!”

    &esp;&esp;如此一来,主张留在敦煌等地的话语更盛,他们甚至拉帮结派,堵在营门口大声倡议,眼看分裂和流血即将发生,这一切,却被一个坚毅的声音打断。

    &esp;&esp;“黑夫如今是摄政,独揽大权……”

    &esp;&esp;人群如同被某种力量分开一般,往两边让道,露出了一个身着皂衣,头戴獬豸冠,须发花白的瘦削军法官,他身材偏矮,显然是南方人,缓步从敦煌城中走来,面容毫无表情,恍如一尊石像。

    &esp;&esp;“喜君。”

    &esp;&esp;唯独玉门以东百余里的敦煌,作为秦朝最靠西的小邑,屯有不少军粮,勉强可供大军充饥。

    &esp;&esp;一万五千人开始了艰难的东归之旅,这一路上,对他们最大的考验不是看得见的敌人,而是干渴、饥饿和越来越低落的士气。

    &esp;&esp;一路上除了对北道诸城邦残酷的战斗——因秦卒劫掠粮食引发的战斗,西征军还不断遭到严寒和瘟疫的袭击,由于战斗伤亡、疾病困扰、饥饿袭击,军队大量减员,有人对能否返回中原丧失了信心。

    &esp;&esp;当他们步入敦煌,比起来时,已经少了三分之一,沿途折损了一些,因为疾病、畏惧路途遥远心生悔意,留在龟兹、车师了一些,那数千人成了中原在西域的第一批拓殖者。

    &esp;&esp;“如此喧哗,出了何事?”

    &esp;&esp;“武忠侯带着南征军打进了咸阳。”

    &esp;&esp;一时间,西征军陷入了巨大的分裂,有人不管谁当政,都要回家,谁也无法阻止他们!一部分人则觉得,中原局势不稳,干脆先留在张掖郡算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我知之。”

    &esp;&esp;所有人都低下头:

    &esp;&esp;喜却表现得很平静:“吾等身在异域,消息闭塞,难知真伪,更不知中原发生的事情孰对孰错。”

    &esp;&esp;众人从西域极西的山谷折返,又经过疏勒、龟兹、车师等一系列小邦,一点点挪回来。

    &esp;&esp;一年多前,在通往大夏的葱岭谷口,李信做出了决断,愿追随他的人过谷,迈向未知的世界,而想回家的人,则由几个都尉、司马及军正带回。

    &esp;&esp;“喜君,吾等从敦煌守军处得到消息,是二世皇帝不在了,被黑夫,杀了!”

    &esp;&esp;“是喜君!”

    &esp;&esp;密密麻麻的脚印离开玉门,从草原、戈壁上经过,抵达四方开阔的敦煌,他们是昔日远征大夏的西征军,此刻已将破烂的帐篷扎的敦煌城周围。

    &esp;&esp;“出了何事?”

    &esp;&esp;不管多跋扈的军吏老卒,方才有多叫嚣,都停下了声音,身子不由往外退了一步。

    &esp;&esp;这造成了军心极度不稳,西征军主要是恶少年,但军官多是关中良家子,他们担心自家在内战里受到波及和清算,甚至对黑夫篡权,自立摄政的合法性也有争议。

    &esp;&esp;作为西征军的军正,喜目视众人,缓缓问道:

    &esp;&esp;更让人担忧的消息继续传来:多年前,被李信大败,投靠匈奴的月氏王子做了冒顿单于的“右贤王”,率骑众数千,勾结羌人,在猛攻张掖郡,开春后,已陷休屠泽,昭武城岌岌可危。

    &esp;&esp;没错,只能用挪,五千里路,走了一年零五个月!

    &esp;&esp;对回到敦煌的人而言,前途也不是那么乐观,因为他们才抵达,就听说过中原传来的消息:关于内战,关于黑夫……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