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2/2)

    而若是能就这么形同陌路,只偶尔在发布会上碰见了淡淡点下头,就好了。事后我曾一遍遍这么想。

    ☆、第三十四章 信

    我想像:她拖着超大的行李箱走出闸口,直发披肩。还是那条牛仔裤,那件暗紫色T恤,一如我第一次在机场上见到她坐在庞大的行李箱上,雪白的脸上架着眼镜,没有犹豫的步伐因为我而停顿,仿佛突然被甚么轻轻刺了一下。她跟我,隔着机场上疏落的人潮,仿佛隔了整座奈何桥。

    那天的情景,我想过无数次,从六个月前开始。然而结局还是跟我的想像很不一样

    我呢?我的第一句话会是甚么?好吗?好久不见……熟悉演释出的陌生会是甚么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關於紗織收到的這封信,有些情節挪到上章末端去了,之前有追文的小夥伴有空不妨從上章後段看起。

    因为小雪留学的缘故,我比她早半年毕业,在澳门本地最大的报社时事组当记者,她也很快在杂志社找到工作,顶头上司是我们导修课的临时导师——也是她喜欢上的那名有妻的男子。

    我也笑:「没甚么,我到机场接你,迟到了。」

    我笑得更厉害了,咧开嘴巴牵动了脸颊,疼得掉泪。回头再睡,醒来,突然觉得好多了,大概是心死的缘故,死了就不会疼痛……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叫你不用到机场接我的,我有朋友驾车来接。」

    小雪七月二十四日回来,我老是惦记着这日子,千万次在脑海中想像我们见面的情景,说的第一句话,见到我的第一个眼神,第一个表情,第一个动作,第一个笑容。

    冷漠在她脸上慢慢堆积,淡淡的,却相当明显。步伐又恢复了坚定,几步跨过了桥,轻描淡写地:你怎么来了?

    两年间,我们就这么忙碌著各自的忙碌。母亲的身体似乎不太好,这么说是因为我们不常见面。许久之前她便认识了一高大沉默的男子,其貌不扬,但对她是好的。到我上大学住宿,她便搬去了与他同住。我倒是高兴的,孤寡多年,能遇上合适的人相伴不容易。只是每到周末,母亲

    「找我有急事?我见你打了两次电话。」

    我一直以为小雪有她的选择,她离开我是我不够好的缘故。只是曾经我们之间是没有所谓好与不好的——直到她不再是我的她。

    那天我迟到了,赶到时已是十二点。我站在机场的入境大堂,五腑六脏都被掏空,没有甚么留下,眼睛木木地痛,却没有眼泪。我花了一个多小时从机场回家,家在七楼,我慢慢踩着楼梯往上。我举起右手,掴了右脸。那里热辣辣地疼,疼痛让我觉得自己存在,汹涌的悔意平息了些,于是我举起左手。上到七楼我摸摸脸颊,右边肿胀些,大概是右手力气较大的关系。我躺在床上睡,电话突然响起,传来她的声音,很愉快地:

    纱织,纱织。看到此处你可是伤心了?这本不是我的原意,只是那段感情于我,是类似原罪的存在,削改了我原本的模样,变成今日你见得到的面貌——这段感情,以及其后它带来的一连串战争般的事故。你曾说允许我拥有自己的「房间」,到此处,我想冒一次险,打开房门在你面前裸.露。而我总以为自己写字是比说话更能贴近内在核心的。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