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2(2/2)

    秋收不到,就想南下打谷草,还有没有点职业道德?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小巫什么的?”

    不管事出何因,杨御史必会“负责”到底。

    比价值,不差多少。

    听者咋舌。

    “珊瑚能雕成珠子?”

    小股游骑扰边,立即引起守将警觉,向京城递送急报。

    “一百?”卫军摇头,“两百都有了!”

    出守卫,所内官军巡逻时,也会有意无意绕过库房,扫几眼箱笼,暗道:指挥使剿匪,收缴的好东西不少。钦差也大方,分出千两银子,白匹布绢,以及各种香料,犒赏卫所上下。东西加一起,折算过后,小兵也能得个三五两。

    王主事有意外放,诱捕佛郎机海盗之事,即可交他完成。余下的一些琐事,也可日后一一清扫。

    “不对,应该是珊瑚珠子。”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名声

    于此同时,江浙匪患终于清除大半,余下再形不成威胁。扫尾工作完成,杨瓒计划启程,返回京城。

    “小巫见大巫?”

    杨瓒离开双屿,乘船前往象山,在钱仓所同刘瑾等人汇合。

    经历忙摇头,他不过是个秀才,考不中举人,才以军户入卫所,袭父职。因会读书认字,几次转调,成了钱仓所经历。

    “不对,那小箱的是金子。依我估算,至少有三百两。”

    他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凭王主事的能力,绝对手到擒来,眼不眨一下。

    一名经历奉命前来,帮忙记录簿册。恰好听到卫军之言,忍不住插嘴,补了半句。

    “对,就这句!”

    本以为指挥使得的宝贝够多,众人也算开了眼界。没料到,刘公公一来,箱子打开,眼珠子照样掉一地。

    “像是玛瑙。”

    “这么大一袋,估计得有上百颗。”

    随便跑。

    最后,只得装上马车,带入钱仓所。

    论器物精美,花样出奇,海匪抢夺的那些,当真是不够看。

    有长随打开木箱,分拣出几只布袋。未料系绳松脱,滚出几颗拇指盖大小的柱子,通红的颜色,看着就喜人。

    算算时间,再不启程,定会错过万寿圣节。杨瓒遣人知会刘公公,打点行囊,北归神京。

    十几只木箱堆在仓房,偶尔开箱清点,同海匪缴获并在一处,引来阵阵惊叹。

    “要么说刘经历读过书,就是了不得!”

    “好家伙,都是银子!”

    守卫很是惊讶。

    至于同顾同知的约谈,可留待回京后再言。

    “三百两?五百两都有余!”

    “珍珠有这样的?”

    闻听,卫军登时一拍大腿。

    钦差南下剿匪,江浙卫所,尤其是沿海各千户所,无一例

    “见识少。我跟着指挥使剿匪,在岱山那里,见过不少珊瑚器物,其中就有这样的珠子。只是没这么大,也没这么红。”

    “这是珍珠?”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跑?

    正德元年,九月辛巳

    “红色的……的确没有见过。”

    因时间匆忙,刘瑾收到的表礼太多,金银之外,玉器珍珠等物,清点装箱后,至少一半未及送往京城。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