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6(2/2)

    当日早朝,就天子三天两头出宫,往豹房游玩之事,奉天殿中又吵得热闹。

    杨瓒在午门前面君,行礼之后,未上马车,由禁卫让出一匹马,让半个马头,与天子并行。

    一朝天子一朝臣。

    秘密遣人出京,潜入藩王封地,有针对性的搜集情报,凡心怀不轨,别有图谋,必会被查得清清楚楚。

    看似说笑,文渊阁内,却听不到半点笑声。

    纵然是先帝托付的大臣,也不能事事插手,句句出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棋局走向,最终胜负,均操于天子之手。

    南城处,官兵衙役匆匆赶到,拉开长列,挡住拥挤人群。

    天子已非太子,登基一载,行事如何,三人都看在眼中。

    “这下好了。”朱厚照笑道,“朕有许多话,都想告知先生。”

    杨瓒在马背上拱手。

    算一算时间,南下钦差,应于近日返京。

    寻不到人?

    “春夏已过,秋时将晚。冬日来临,老夫这把老骨头,怕是禁不住朔风。”

    奏疏送入内阁,刘健谢迁生出同样的担忧,欲成谏言,却被李东阳拦住。

    天子年少,性格不定,好武爱玩,有宠信奸宦之忧,于国于民,都将成为隐患。纵观历朝历代,稳重的未必是明主,爱玩到不理政事的,百分百都成昏君。

    “杨先生不在京中,朕想说话都寻不到人。”

    杨瓒头顶滑下三条黑线。这样的话,能当众说吗?

    乍然明了,心情必有几分复杂。

    谢状元顾榜眼都在一旁,如此拉仇恨值,当真扛不住。

    若是如此,天子离开豹房,飞驰南城,便不难理解。

    想起逝去的史琳戴珊,病居府中的张元祯,将辞陛返乡的刘大夏,性格刚硬的刘健,也难免生出唏嘘苍凉之感。

    谢恩同

    物证在手,人证押入京城,事发之后,想抵赖都不成。

    朱厚照是什么性格,李东阳摸透八分。

    碍于年龄,经验尚浅,手段稍显稚嫩。然观其行事,李东阳确信,不出五年,朱厚照对朝堂的掌控,绝对会超过弘治帝。

    “陛下厚恩,臣铭感五内。”

    “天子不喜读书,然绝非顽劣。登位至今,除最初两月,无有懈怠朝政之时。此封奏疏所言,全无根基,多为揣测,实不必担忧。”

    朱厚照高兴过头,有些口无遮掩。

    回忆当年,先帝待六部重臣,不也如此。

    但三人都明白,自己年事已高,最年轻的谢迁,都是年将古稀。立身朝堂,最迟不过十载,终要让位。

    君臣相得,堪为佳话。

    “杨先生南下数月,陆续有奏疏送来,朕仍挂心不已。”

    不过,朝中的假象,长史的误会,倒方便锦衣卫东厂动作。

    李东阳拂过长须,遥望窗外飘散的落叶,良久出神。

    李东阳之言,将刘健谢迁彻底点醒。

    细细想来,先帝临终之前,郑重托付三人,不过权宜之计。私下里,早另为儿子选好班底。

    持反对意见之人,并非全无正心。

    届时,文渊阁,奉天殿,都将大有不同。如要保存名声,留几分君恩,老臣必得主动让贤。

    群臣吵得热闹,都不过是任人摆布的棋子,而非真正下棋之人。

    杨瓒钦差南下,谢丕出使倭国,顾晣臣搅乱朝鲜,顾卿提拔同知,张铭掌管豹房……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