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5(2/2)

    短短一番话,并无慷慨激昂。

    “小的遵命!”

    谢迁站在老者面前,神情郑重,深深下拜。

    谢十六知道必死,豁出去,泼不成脏水,也要恶心杨瓒。未料想,谢阁老动动手指,就将他按了回去。

    “姜是老的辣。”

    江浙事情顺利,当真是撞了大运。回头想想,不是王守仁刘瑾发力,没有锦衣卫东厂相助,别说剿匪,怕是到江浙第一天,他就会被收拾得脱掉一层皮。

    “事关重大,绝不能耽搁,更不可被京卫察知!”

    “陛下万岁万万岁!”

    两名鸿胪寺序班守在门外,见人出来,一人继续守着,另一人送其离开衙门。遇有侍卫询问,言其为菜农,蒙混过去。

    一品大学士,三朝老臣,左班之内仅列刘健之后,同李东阳并齐。

    又是一封银子到手,序班点点头,目送来人离去。

    赞叹之余,杨瓒不禁有些后怕。

    “禀指挥使,江浙涉事之人俱已拿回京

    不过,杨瓒也明白,自始至终,谢迁的官职地位,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见囚车未回刑部大牢,转道诏狱,同车海匪赤着双眼,瞪着谢十六,咬牙切齿,几欲徒手将他撕碎。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无视群臣目光,朱厚照上前两步,靠在城墙,向百姓大方挥手。

    片刻,有耆老步行上前,言道:“谢相公秉公廉明,涤私清正,世人俱知。一样米养百样人,海匪奸诈狡猾,族中人为其蒙蔽引诱,同谢相公无干。纵被讥以失察,今日后,真相当明,天下人唯感谢相公持正公允,不徇私情。”

    “耆老之言,迁愧受!”

    “长史放心。”

    赵佥事上门,牟指挥使登时一个头两个大。

    两名长史自以为做得机密,殊不知,自始至终,都在厂卫监视之下,安排之中。

    杨瓒心中感叹,不觉钦佩。

    沈岳笑得声音沙哑,不知真疯,还是在看谢十六笑话。

    士农工商,士本在前。

    与此同时,鸿胪寺中的藩王府长史终于得到机会,同潜伏在京的钉子接头,递出密信,千叮万嘱,务必尽速送到王爷手中。

    阁老终究是阁老,谠言嘉论,干净利落。换成他,想能解困,必要费更多口舌,未必会如此干脆。

    旋即回身,唤来一名长随,道:“给钱百户送信,事情成了。安化王府和宁王府都来了人,晋王府还没有动静。安化王府那个,有几分眼熟,一时想不起来。听口音,绝非出身宁夏,倒像是京城人。”

    长随应诺,快步离去。

    这样的谢阁老,万民之前坦言惭愧,远比一个四品佥都御使费尽口舌更有说服力。

    回到城头,本该是主角的杨佥宪,在城下彻底成为配角。同样的,本欲弹劾谢阁老之人,也就此少去大半。

    “京中父老,均可为证!”

    “遵命!”

    嘈杂声却渐渐平息。

    “大恩不言谢!”

    校尉领命离开,同回京不久的赵榆擦肩而过。

    放下鼓锤,张永躬身立着,尽最大努力减少存在感。

    事情解决,囚车行出承天门。

    说话的老者,须发皆白,满面沟壑。一身布衣,挺背直腰,不见半分伛偻。

    “记住,弄晕之后装车送回来,勿要惊动他人。”

    牟斌得报,立即下令,秘密前往拿人。

    北镇抚司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