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7(2/2)

    “指挥使,起火处在汤河下游,可要派人查探?”

    百里外,石城匣敲响铜锣,守备指挥匆忙打起火把,登上城头。

    “遵令!”

    想起进犯的鞑靼,守备满面凝色。

    “指挥使言之有理。”

    “不可。”指挥使摇头,道,“今岁天寒,连降大雪,日前又有冰雹,已成天灾。夜不收回报,草原遭灾极重,人口牲畜冻馁而死者,不计其数。大火起得过于蹊跷,不得不慎。如是鞑靼使计,诱我等出塞,趁空虚叩边,卫中疏于防备,恐步潮河所后尘。”

    火势越来越大,完全控制不住。牧民只能舍弃帐篷,先救牛羊。

    “加紧巡逻各处关口,凡遇异常,无需回禀,立即放箭!”

    草原上,别部牧民使出浑身解数,用出全部力气,仍无法控制火势,只能无助的看着烈火蔓延。

    斟酌两秒,守备点头。

    漫天黑云,风助火势,烈焰狂燃。

    自指挥到佥事,从千户到百户,由总旗到小卒,绞尽脑汁,东猜西揣,始终无一人想到,这场大火是由明军点燃。遭遇火焚的部落,竟是连破蓟州关口,正威胁密云的别部!

    烟气弥漫,随北风飘散。

    自庆阳口至柳沟营,守备指挥登上高处,遥望北方草原,表情严峻。

    跃动的火舌,似要驱散密布彤云,点亮银月繁星。

    火光冲天,很快连成一片。

    铜锣声再响,卫内边军俱被调动。

    “观火起方向,应是汤河?”

    挥鞭扫开拦路之人,顾卿打一声呼哨。

    这场大火,究竟因何而起?

    第一百四十章 归来

    宁可误杀,不可放过一个鞑靼!

    别部营地,浓烟滚滚,彻底陷入一片火海。

    眨眼间,百余帐篷尽成飞灰,堆积在帐篷里的皮毛绢绸,粮食干

    百名骑兵立即聚集,如利矢般冲开牧民,驰入茫茫夜色之中。

    千户百户披甲执戈,手持火把,亲在城头巡视。兵卒五人一列,拉弓搭箭,不放过任何可疑迹象。

    熊熊赤焰,照亮整个夜空。

    边镇中,明军打起精神,加紧巡逻,严密设防。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举目眺望,均是惊疑不定。

    烈火燎原。

    亦或是鞑靼部落仇杀,趁夜放火?

    百座帐篷,多数已经起火。牛羊多数被困在火中,仓皇惊叫。几头公羊试图跃过栅栏,却被火光吞噬,空气中,飘散一股焦糊的味道。

    被草原大火惊动,黑汉岭堡、四海冶所接连响起锣声,地堡关口纷纷架起长弓,推出火炮。

    牧民接连被惊醒,见到营地惨状,不由得大声喊叫。

    “救火啊!”

    来不及破冰取水,只能挥锹铲雪,意图压灭火苗。

    见明军并不杀人,多数牧民都在拼命救火,仅少数强悍妇人和不及车轮高的孩子,拿起弯刀弓箭,试图拦截骑兵去路。

    按计划,骑士只管放火烧帐,杀死牛羊。牧民如不抵抗,少有见血。遇上持刀的守卫,却不会客气,长刀横过,人头当场飞落。

    鞑靼使计,诱边军出赛?

    在牧民的认知中,敢深入草原,趁夜偷袭,必定是别部的仇家。根本不会想到,来的竟是明军!

    两人一番商议,当即下令,城头点燃火把火盆,架起长弓。

    “走!”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