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白云道(1/10)
南唐国六大修仙宗门之一的白云道,盘踞在青岭山脉深处,主峰云阳峰,地势开阔,山峰神秀,灵气浓郁。主峰上有云阳殿、藏经阁、执事堂、执法堂等重要馆阁。
白云道除主峰云阳峰外,另有七大著名山峰,犹若群星拱月般散落在四周,分别为:青都、天步、炎陵、紫阳、玄明、木蓉、南云。每座重要山峰中,都有玄丹境老祖闭关修行,每峰一人共有七人,称为白云七子。
白云道弟子众多,宗门内就有弟子上万,更有在外办理宗门庶务,打理宗门产业的弟子,乃至成立家族开枝散叶的亦不下万人。
当然如此众多的宗门弟子中,凝脉境的弟子占了绝大多数,宗门内倾尽全力培养的内门弟子不过数百,道基境的弟子则只有寥寥不到二百人而已,然而正是道基境的这些弟子,才是白云道的精华底蕴,他们领命征伐,维持着宗门矿藏、灵草、领民、交易等庞大的各种利益。
白云道玄丹境的七位老祖,基本上长年处于闭关之中,不过问宗门琐事。那位传说活了八九百岁的元婴境的太上长老,更是法力深不可测,功法通玄,即便是玄丹老祖等闲也见不到其人。
白云道在南唐国稳坐六大宗门之一,正是因为有元婴境老祖存在,如此才能分润南唐国的修行资源和利益。才能在这暗流汹涌的修行界稳如磐石,他就是白云道的天。
白云道虽然是大宗门,但因弟子众多,要维持宗门的运转也需要极大的投入,因此修炼资源却也并不宽裕。不是每个白云道弟子都能享有充足的修炼资源。只有那些最优秀、资质最佳的弟子才能得到宗门内修炼资源的大力支持。
说到具体,就是那些道基境和内门弟子,他们才会得到宗门的重视,才会让宗门花费大量的修仙资源,他们才是天之骄子。
普通的凝脉境弟子在宗门内人数最多,法力低微,他们的修为一般停留在二十脉以下,要知道在体内每开一条灵脉都极为不易,越往后越是艰难。外门凝脉境弟子,不但要承担大量的庶务,而且只能享用到很少的修炼资源,他们需要靠完成各类宗门任务获得功勋,来换取修炼资源,如此更进一步压缩了他们的修炼时间,形成恶性循环。
当然外门低阶弟子要改变命运并非没有途径的,每隔五年举行一次的宗门大比,便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宗门内符合条件的凝脉境的弟子都可报名参加大比。
宗门大比进入前百名的凝脉境弟子,如果是外门弟子,可以直接被宗门招入内门,享受内门弟子的一切优抚,并由道基境指点日常修炼。
规则虽然如此,不过和一众内门精英弟子同台竞争,要脱颖而出,又何其困难。因此即便是宗门大比,从内门弟子和资深弟子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一步登天的例子,也是寥寥无几。
为激励鞭策内门弟子,宗门大比中,内门弟子落在最后面的三十人则会自动降为外门弟子,以示惩戒。如此冷酷的规则,促使白云道弟子努力修炼,哪怕是内门弟子也不敢稍有懈怠。
白云道宗门大比,选拔出的百位最佳的弟子,才有资格服用宗门炼制的筑基丹,如此凝脉境的修士才有可能越过瓶颈筑成道基。
然而服用筑基丹,能够成功筑就道基的往往十不到一,因为自身开脉的缘故,很多修士服用了筑基丹,不过让其法力更进一步,多开几条灵脉而已。他们或许永远的被困在凝脉境的顶峰,终身突破不了道基境前的阻碍。与长生无缘,百年后依旧化归尘土。
不管怎么说,有筑基丹才有长生之机,没人会白白错过长生的机缘。当然也有修士通过其它机缘巧合,突破道基瓶颈,那不过天运福泽,万中无一的。因而宗门大比对每位白云道凝脉境弟子来说都是意义非凡,其激烈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服用过筑基丹却没能筑就道基的弟子,他们的基础功法一般都练到了顶峰,法力自是比普通凝脉境弟子要强大很多,其中不乏有人已经能够用出一些中级术法,于是他们便承担起宗门庶务,或外派维护宗门利益,被人称为执事弟子。
那些成就道基的弟子无疑是上天的宠儿,筑基成功成为道基境修士,寿元增长倍许,有了问道长生的基础,才能算是真正踏上了修仙之路。
因此白云道的修士一旦筑基成功,就会引起宗门的重视,他们会被允许在青岭山脉青岭山脉中找寻一处灵气充沛的地方开辟自己的洞府独自专心修炼,不用承担宗门杂务,而可享用宗门内众多的修炼资源,宗门内每年还会提供大量的灵石,供其修炼所需。而他们则需要承担起维护宗门稳定的重任,一旦遇有外敌或宗门征伐,必须奉命应召,不得抗拒。
白云道除了这些凝脉境和道基境的弟子外,就是负责宗门日常庶务的奉行和管事了,他们都是资深的道基境修士,在宗门内有着错综复杂的势力根基,操纵着宗门内真正的大权。宗门内这些手掌大权的奉行、管事则统一由道基境圆满的白云道掌门上官夺节制。
白云道层层叠叠,犹如金字塔般的层级关系,组成了牢不可破却又根深蒂固的宗门伦理,身在宗门内的修士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力争上游,除了在金字塔顶端修为高深的老祖,没人能够轻易的打破规则。
此外,白云道掌管着庞大的宗外利益,南唐国依附白云道的宗门家族,或是白云道弟子长生无望,三十岁后在外开枝散叶,都成为宗门羽翼,为宗门供奉大量的利益。
白云道主峰之外的一座僻静的山峰中,一处简陋的洞府之内。一名矮胖的中年道士,穿着一件邋遢的道袍。
邋遢的中年道士一只手抓着上唇的一缕胡须,斜睨着眼前一名十三四岁的外门弟子,一对小眼珠偶尔转动一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当年,老子在江城看到你小子孤苦无依,才动了恻隐之心,看你也有修炼体质,才带你到宗门。可是你小子资质太差,老子可没有心思收你为弟子。”
中年道人挖了一下鼻孔,用食指和拇指指尖迅速的略一磨搓,随即伸指一弹,一颗如同丹药般的鼻屎,从其手中飞射而出,牢牢的粘在了洞府的一处阴暗墙角。
“弟子不敢,弟子当年多亏马师伯提携,才能拜入白云道,踏上修行之路。马师伯对弟子恩同再造,若非有师伯在,哪有江无衣的今天。”
在邋遢中年道人跟前,恭恭敬敬答话的正是江无衣,眼前的邋遢道人,是把他带入白云道的闲散管事马元善。
说起来,江无衣孤苦无依,连名字都是眼前的邋遢道长起的,说是恩同再造也没错,只是马元善也从来没把他当回事。
他来找马元善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自从上次回宗后已有大半个月了,刚开始他也就是每日晚上做做梦而已,虽然每次做梦都是山崩地裂,星河破碎,醒来后却又神清气爽,只是身上会分泌出一层黑黑的恶臭之物,后来几天分泌物也慢慢见少,除了虽有内容却无法察识,想来是与他眼下的修为有关。
《玄阳经》与其在白云道修行的《白云道经上卷》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乍看此部玄阳经,与江无衣日常修行却有极大的差异。
凝脉境的修士根据不同的功法,打开自身的灵脉,吸收天地灵气,自有一套成规,只是不同的功法针对不同的修行体质,吐纳之间多有区分。其次不同的功法各有秘术,配合功法修行,能施展不同的法术之力。
世间功法众多极其繁杂,每一部功法却都是前人修行过的经验总结,提供的是一种修行问道路径,但万流归宗,修行都为了提升自我,突破各类迷障,最终得以长生。
当然功法有优劣,家族宗门都各有传承,修行功法更是不传之秘。而他目前修行的《白云道经上卷》是白云道的基础功法,讲究中正平和,也算是大路货。
他已解除了神识中的众多封印,对功法之流理解甚深,以他此刻的见识,演算之下对本身修行的《白云道经》已然有了许多可供改进的法门。然而此部《玄阳经》他略一推演,竟然没有可供改进的余地。而且其凝脉境需要开通的经络,有些居然闻所未闻。
江无衣沉默片刻,对着太一真人道:“此部功法所开灵脉如此之多,不知流传了多久?”这部《玄阳经》能开七十脉,而若能打通天地二脉,则可另开三十六仙脉,因此他有此一问。
“呃”
太一真人摇了摇头,沉吟道:“少说也该有十数万年了吧。老道师门太一宗在坠星辰源远流长,乃正道法。
眼前的树木飞跃,他被凌云仙拎着在丛林中穿梭,很快的就来到一处高挂而下的瀑布之前。瀑布飞流直下,在一处山腰形成了一个大水潭。水潭中的水流溢出,流淌为一条河流,穿过苍天古木,苍茫丛林往东奔涌而去。
“噗通!”一声,江无衣的身躯从空中坠下,直接掉入了水潭之中。
“好好洗洗吧,臭小子!嘻嘻。”
凌云仙把他扔进瀑布前的水潭后,笑骂一声,其身影往后轻轻一飘,便落在了一棵苍天古树横向生长的大枝桠上。
她悠然落坐,晃动着一双修长玉腿,望着白云深处,若有所思。
“赵师兄,师兄,且听师弟一句劝。我们已经离开万灵山的边缘地带了,再往里深入的话,可太危险了。”
“住嘴,你瞎了吗,没看到天现异象?有异宝出世,富贵险中求,懂不懂?!”
赵元豹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跟在身后的小师弟,他强行压住怒气,如同青蛙般宽大的嘴巴张合着。
“褚九枭你个锤子,你在门中再三的要求我把你带出来历练,现在好了,我们碰到这么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却变得这般胆小。若是被宗内同门得知,还不要被他们笑死。”
他一把抓住眼前那个略显瘦弱的同门的衣领,拉到眼前。
“要么你自己回去别拖累我,要么乖乖的跟我走,别他喵的尽说废话。这般天地异象可遇不可求,机缘懂吗,似你这般贪生怕死,还修炼个屁!”
赵元豹眼看瘦弱的师弟褚九枭在他的威压下点了点头,他伸手放开,又弹了弹褚九枭雪狐貂皮毛制作的法袍上的褶子,扭头便走。
赵元豹是御灵宗的内门弟子,铸就中品道台,已是御灵宗道基境后期的精英,此番正好和同门在万灵山一带历练,赶上金灵子引出的乾元天运天象惊人,他压不住内心的贪念,深入到了万灵山之中。
万灵山属于莽荒地界,一旦越过边缘地带,就有可能出现实力强大的高阶妖兽,甚至是化形妖修。
妖兽和妖修自我安全意识极强,对闯入领地的外来者必袭击灭杀。因此对修士来说,万灵山深处是一个禁区,进入万灵山深处就进入了高阶妖兽们的领地,非万不得已,不愿来此。即便要来也是偷偷摸摸的进来。
赵元豹和褚九枭的御灵宗因为宗门传承的关系,对各类妖兽的习性都极为了解,因此他们摸到万灵山的深处也是有些倚仗的。
赵元豹冒险进入万灵山最大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即将进阶的伴兽寻找机缘。
他的伴兽疾风豹已经到了四阶顶峰,如果能再进一步,疾风豹能踏入五阶就相当于人类玄丹修士的实力,那么对他来说帮助极大。这也是他看到了天地异象后,要深入万灵山的原因。
“咦,小黑,小黑,你怎么了?”
赵元豹发现,走在前面的伴兽,那头全身乌黑四阶顶峰的豹子,不知感应到了什么,在前方数丈之外逡巡不前,他与之神识沟通下忽然伴兽浑身一抖,趴伏前身在地上,两条前腿捂着脑袋,浑身颤栗。
赵元豹与伴兽之间心灵相通,立马感应到了自家伴兽发自内心的恐惧。他心中一慌,不知道小黑为什么如此害怕。
“让你的伙计上去看看!”他转过头对褚九枭道。
褚九枭的伴兽是一头四阶夜枭,和赵元豹的伴兽实力有些差距,不过夜枭算是飞禽,侦察追踪有其独到之处。
褚九枭听得赵元豹的要求,不敢推脱,他招呼站立在肩头的伴兽,那头体型数尺大小,颇为神骏的夜枭,让其临空探查。
然褚九枭的夜枭也不愿意离开他的肩头,被他催的紧了。夜枭振开翅膀飞将起来,却在空中兜转一圈,立马落在了附近的一棵大树上,双翅合拢遮盖头部,紧缩成一团。
“怎么回事?”
赵元豹和褚九枭对望一眼,有古怪,两人的伴兽都出了问题,对于了解灵兽习性的御灵宗修士来说,问题严重。
“师兄,我们要不……”
“闭嘴!”
赵元豹狠狠的盯了褚九枭一眼,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褚九枭这个窝囊师弟打着抽身的算盘。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