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2/2)

    再三确认:县老爷说的?当真?夫人在不在?

    我家大人说,府里人口单薄,用不着这许多人侍候。故而把这些奴仆俱卖掉换了些银两,又因是上官,收受下属银子未免有受贿的嫌疑,故而把所得银子送回来,这是文书......

    剿匪的时候,大家都见着县内府里的这小娘子的“朋友”了——没明说身份,可那架势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后来一夫人的婢女听得那些看似手下的人唤那人为“郡主”——这里哪来的郡主?必然是北平府那位安阳郡主啊!

    于是,上下都消停了送人的心思了。

    没事,咱不往家里放,咱置外室,清雅小院一个,家仆两三,温柔乡成了。大人请。

    这可把三娘气坏了。让人把秋云山从县衙里叫回来,面色铁青的让他自己看着办。看着一排花枝招展的莺莺燕燕,秋云山都吓懵了:这官场拉近关系的手段就是送美人,送妾侍,上官赠下官的,下官孝敬上司的,几乎成了一个“风俗”。他遇到过不少,俱推拒。怎的就送到家里来了?敢情这些人还当他不好意思、脸皮薄?秋云山看着太座五颜六色的脸,一个头两个,真恨不得把这些好事之徒打个皮开肉绽,也叫他们尝尝飞来横祸的滋味。

    三娘冷笑着跟芸娘说:瞧,凶名在外,也是有好处的。她算是看明白

    那是可以得罪的人吗?

    这下,大家都知道平安县的秋知县后院有一大一小两母老虎了,凶悍惹不得。

    三娘去参加知府夫人举办的聚会,被知府夫人冷嘲热讽,耻笑她不贤惠,竟然阻挠相公纳妾,简直大逆不道。气得三娘回来后手一挥、大包银子一摔,让家里能干的婆子去找牙婆,让牙婆“精心”挑选了几个俊俏、会生事、能闹的以秋云山的名义给知府大人送去了,闹得好了,回头另有赏,把那知府后院弄得鸡飞狗走,好不热闹!

    知府大人送的,倒是原样遣回,前面的话倒是没变:人口单薄,不需要这么多奴仆侍候。谢过大人好意了。可大凡有点脑子的,都明白这是“拒绝”的意思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虽然秋云山没应那些事,可也把三娘气得够呛了,大冷的天,秋云山愣是睡了小半月书房,后来还是三娘怕把他冻坏,冻出个好歹,又加上秋云山指天戳地发誓:绝不纳妾、绝不置外室,以及一些不为人知的私房话,才终于让他回房间睡。

    在!哦,明白了。

    听得送美人的人家目瞪口呆,奴仆?县太爷眼睛瞎的还是心瞎了?

    由此,这些“污七八糟”的消失了。

    不得已,秋云山咬牙使了个绝招儿:把那些送来的美妾全贱买了,然后把所得银两往送来的人家送回去,皆回话:

    原来后院有只母老虎。

    众人都知道这小娘子的手段,瞧那剿匪的计谋,一套一套的,背后还有不知多深的靠山——

    芸娘怕把自己娘亲气坏,只好把那些官眷借口叫来好生敲打了一番,话没明说,但意思很明白:谁(家)再来些污七八糟的让我娘亲难受,我让他全家都不好过。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