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2/2)
祈云居然煞有其事的点头,“是啊。所以你来帮我吧。”
芸娘被气笑了,军中有掌管草粮、军饷的文书,王府中有掌管府外营生、府内杂物的大小管事,请问她操的哪门子心?“你真辛苦了。”她看着她,认真的说,眼神却是赤_裸裸明晃晃的......鄙视。
若是昨天,芸娘自然是懒得理会她的,只是她“深思熟虑”后,却是对此警惕了起来——“你到底为何一定要我留下呢?你就如此的想念我、爱慕我?”她语气故作漫不经心,心却多少有些提起来——说出这番话,何尝没“你不是要我说思念,那
芸娘得知后叹气,“何苦呢?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平安郡的知府夫人跟三娘素有芥蒂,听闻后便嗤笑:“不愧是乡下婆子,上不得台面,还跟人当街厮闹,简直不要脸——名声坏还不让人说,这是什么道理?”怂恿知府大人以此整治秋云山,只是知府大人收用了三娘斗气知府夫人送过去的美人,受美人枕头风一阵乱吹,嘴上应了,没一点行动,美人回头就遣人来学给了三娘听,把三娘气坏了,誓与知府夫人不两立。
这些铺子、庄子都不能带走,也不打算留人看守,山长水远的,管理不便,难免出纰漏,倒不如趁着在本地还有几分情面,择个好价钱卖掉免了挂心。铺子的货物要先清掉,铺门、庄子也要请人去留意买卖。她一样样寻思着,也如此这般的吩咐下去,祈云在旁攥着她那本讲品花的书,手摇着美人扇,冷不丁的叹了句:“你要愿意来我府里就好了,我哪里需操这许多心。”
三娘抹着眼泪,“我就气不过。我真恨不得把他的舌头给拽下来。”
芸娘当时与祈云在她的小书房。她在算账。秋家有两间丝绸店铺、一家米铺,两家杂货铺,还有三家糕点铺,都是些进项不错的铺子,另有一大两小三个庄子。这些店铺、庄子,有秋家自己实打实一点点攒起来的,也有秋云山手底下人、本地富户、富商孝敬的,秋云山为民出力,不涉及利害,能拿的可拿的,也就没手软。也有些是拿了先前勇毅侯给的十万本金做起来的,鞑靼攻城后,光是承诺的奖金、抚恤金就去了四万多两,芸娘手上有钱,却不能这样直接拿出来,起家底、当甚物,卖铺子,做足了姿态,私底下却让李东祥带着银票赶去江南地区搜购米粮,待价而沽。果然没多久,镇南王造反消息传开,米价暴涨,更有好多地方的米铺都买停了,李东祥乘机抛售,狠赚了一笔,两人四六对开,芸娘也获利不少,要不然,还真不能干脆利落的连本带利还给周承安了了人情。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年纪也摆在那儿,再待上两年,成了真真正正的老姑娘,就更没机会了。三娘为此是愁白了头,所以虽然不是很满意这门亲事,考虑再三后,还是决定问问芸娘意思,让她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