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1/2)

    

用了三日便将一个众大夫都认为死了的人给救活了。”



    

  “活死人,肉白骨?荒唐!”马氏就剩这一个儿子,马氏不信道,又极溺爱儿子,“我是断不可能将陆阳交给这个白袍道士的!”



    

  “你去哪儿?”陈尧叟拉住妻子。



    

  “我去救你儿子!”



    

  “你去救什么,添乱吗?”当着母亲的面,陈尧叟涨红着脸。



    

  “你!”



    

  马氏的父亲是太子少保马亮,出身于庐州合肥的第一大家族的马氏,自幼娇生惯养,而嫁到陈家后陈家家规严苛,身为夫人还要下厨做着佣人做的事情,自觉受尽屈辱。



    

  “嫂嫂勿要急,这李若君虽然年轻,但是师出名门,他师父是希夷先生的高徒,他少年的时候嗜学医道,曾拜在黄冠道人门下学医。”



    

  “黄冠道人?”陈尧叟一惊,“不是传闻说他隐居深山,无人知其岁数,无人知其居所吗,也不收徒弟。”



    

  陈尧佐笑了笑,“所以呀,他能为黄冠道人的弟子,必有他的过人之处。”



    

  听二弟说了李少怀师出黄冠道人陈尧叟放心了大半,“姑且试试,总比坐以待毙的好,若他能医治阳儿,我必重谢。”



    

  冯老夫人另有所思,侧头对着身旁的丫鬟道:“采之,转话给张院首,拜托他陪同在一旁看着,千万仔细了。”



    

  丫鬟福身,“是。”



    

  诸子听得母亲发话,自愧不如,“还是母亲考虑的周全。”



    

  “你们甭在别人背后议论,世家里头青年才俊十几岁从医入仕的何其多,如今他虽年轻,等过些年,恐怕你们这些活了半辈子的人都不一定比得过人家。”



    

  母亲的发话让三个几十岁的儿子端着手低下了头,“母亲教训的及是。”



    

  屋外长廊处,采之走到写着一个陈字的纸灯笼下。



    

  年轻丫鬟朝翰林医官副使福身作礼片刻,那副使便点头入了房。



    

  陈陆阳出汗的手搭在手枕上,李少怀闭目把脉,房间内格外安静。



    

  良久,李少怀睁开眼,覆手抵在陈陆阳眉毛处,拨开难以睁开的眼睛细瞧着,旋即起身。



    

  “少怀,三儿如何了?”



    

  “应是秋入冬气温降的厉害,仲言是否还喝了酒?”



    

  李仲怀的问话让李迪低下了头,“因明年春试,进京赶考的贡生们都相继来得差不多了,七郎从扬州来了东京,昨夜我们受邀。因为丰乐楼的内西楼最顶层能够俯瞰大内,便去了丰乐楼喝酒。”



    

  李迪又怕他不认识口中的七郎,“就是作《望海潮》的那个柳三变柳七郎。”



    

  李少怀心中微惊,只是惊的不是这个人作了《望海潮》而出名,是因为柳三变的父亲柳宜曾是南唐的御史。



    

  但眼下要紧的陈陆阳的病情,“那便是了,仲言的身子复古哥哥还不知晓吗?”



    

  丰乐楼的酒极富盛名,淡酒与浓酒各种,楼内又热闹,伴着这气氛,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登高开怀畅饮,也就无人劝阻。



    

  “仲言是因酒所致,堵住了气血,伤的是...”李少怀指着后脑,看着陈陆阳极为痛苦的表情不忍心再次刺激,“幸而仲言未饮过量,否则!”她深皱眉头。



    

  “可治?”



    

  李少怀点头,起身打开了随身带来的药箱。



    

  找了陈陆阳的书童要了一个香炉,插上了从药箱内拿出的一支熏香,点燃后青烟很快扩散,所散发的味道令人闻之心旷神怡。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