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5(2/2)

    

  赵允升比赵宛如年长不少,幼时就养于明德太后宫中,太后视为己出,直到赵宛如从王府被抱到了大内年岁渐长后崭露头角,深得太宗喜爱。



    

  “这合髻...”嬷嬷系好后奉上。



    

  听得赵宛如突然言起这首唐诗,李少怀滚动着喉咙间,此诗言及女子贞烈的爱,言及私定终身之事,听及思及,“来时江南路,去往人心苦,底睨帐中语,才是情深处。”



    

  “合卺酒。”



    

  礼成之后,天已经暗淡下来了,府马府举行皇帝赏赐的九盏宴会,送亲的随行宗室与朝廷高官员及命妇入席。



    

  负责礼仪的官员将驸马府置备妥当。



    

  “好了,他们也是奉命行事,我也不是那般柔弱不堪之人。”



    

  李少怀端起一杯,挑起眉道:“这酒这么烈的吗?”



    

  酒后的礼仪还是照常的,新房内有新婚夫妇各自的家人,红绳剪刀剪下各自一缕秀发,“这桃木簪子,是师尊在我进山门时赠的。”



    

  嬷嬷虽识得些许字,可她们二人说的诗句来啊去的她是听不懂的,房内还有没有回去的宗室,宗正寺卿赵元偓在昏时喝了三杯酒就回去了,延安郡公赵允升还留在此。



    

  余晖打在眼前人的侧脸上,使她足足望了好一会儿后才满足的将手轻轻搭上眼前人的手心。



    

  升天的炮仗再次升起,烟火炸开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东京城,让昏时看着公主大婚仪仗队伍的少男少女们进入憧憬。



    

  “那你少饮一些,反正要交杯。”



    

  “是。”



    

  入内内侍省负责备酒的黄门当即失了脸色,以为驸马爷是在责怪他们。



    

  李少怀将杯中的酒喝下一大半,这次赵宛如倒是听了话,不过她是想留着清醒等最后。



    

  这诗里的意思,解答在场之人的所有疑惑,二人并没有世间所传的在琼林宴上一见倾心,而是在此之前的澶渊战乱,她们就已经相识。



    

  “阿柔,将合髻收起来,结发之物,当要好好收着。”



    

  嬷嬷见着两位主子将酒喝完,“请驸马将这杯子扔至床下。”



    

  望着李少怀手中木簪,自他还俗后就再也未见她戴过了,“一共七支,你与你大师姐二世界各有一支。”



    

  至驸马府,李少怀从马上下来,跨上檐子。



    

  “扔



    

  昏时举行的大礼,仪仗队伍走的很慢,到驸马府时已经日落,天边的金光变成了与白云交织的火红。



    

  一会儿他还要赶去开封府赴宴。



    

  “昏礼为周礼重的大礼,所以交杯用酒都是大内的御酒。”嬷嬷赶忙解释着。



    

  赵允升生性温厚,待人随和,于太平盛世或许会是个十分好的储君,可大宋建国之初,强敌环饲,,优柔的性子不是帝王人选。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所谓合卺酒,便是交杯之酒,先各饮一半在交换饮下对方的半杯。



    

  “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何人处,绾作同心结。”



    

  “是。”李少怀将木簪交给掌礼嬷嬷,嬷嬷将其与她们的秀发用红绳系在一起。



    

  公主是帝女,按本朝《会要》公主下降后驸马要进行升行,为的是维护皇帝的尊崇,避免行姑舅之礼。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