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2/2)
之后金华县流言四起,言及沈秀安与李舒两个女子之事,沈家更是花了大把银子才将这流言划去。
因沈伦在东京做宰相,虽是庶弟但沈家在金华县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户,有沈秀安这个嫡女出面出银子,李舒的继母与青楼里的妈妈也不敢说一个不字,收了钱,放了人。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无论是耀眼还是平庸,是皇天贵胄,还是平名百姓,一世人有一世的故事,一辈人有一辈人的故事,”李氏从禅垫上起身向偏殿的三清祖师虔诚的鞠了一躬,抬手示意她们随她入房,“每一个故事的尽头,其实都是另外一个故事的开端。”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抛开乌云才能见月明,李少怀黑夜来此,便已经扒开这层乌云的一半了,开半的门,不如全打开,长痛不如短痛,“小娘娘您与官人的师父,太清真人,仅仅只是师兄弟吗?”
移清殿内,三人成影对坐,院外蝉鸣嗡嗡嗡个不停,又因夏日闷热使的过路之人听了觉得甚是聒噪。
李舒与沈秀安皆是杭州人,自幼相识,沈秀安的父亲与沈伦为同胞兄弟,沈家兄弟在沈伦入宋后拜相光耀门庭,沈家开始壮大,沈继宗与沈秀安为堂兄妹,就是沈惟温见了沈秀安也要称呼一声小姑。
赵宛如听到这,压在心
睁着泛光的眸子看着李舒,?李舒则是既来之则安之的递了一杯茶到她跟前。
“公主与驸马入夜来找我,就是为了此事吗?”
李舒父亲死后,继母携家产改嫁,历经这变故后,李舒找到了沈秀安,在她的安排下,李舒拜在了扶摇子门下,成为了同门师兄弟。
当然不只是为了这一件事,赵宛如润色道:“我想把故事听全。”
被新婚二人同盯着,?那困惑的眸子,似曾相识,又或许是曾几何时。
两杯新茶刚从紫檀壶内斟出,正在一点一点凉去。
李宸妃着形似道袍的素衣,发饰也是极为简单的单髻,?赵宛如入殿先是用着略冷的眼光瞧了一眼李少怀,接着便在她身旁坐下。
李舒的身籍已经被卖到了青楼中,是沈秀安偷了家中的银钱将人赎回的,大宋崇道尊德,以沈家的门第,如何能允许家贼,又如何允许门中子弟与青楼内的小姐扯上关系,即便李舒尚未入青楼的门。
然这一切真正的原因,只有她们二人知道,“继母为人苛刻,生下儿子后,越发的不待见我,爹爹眼里也只有儿子,就连后来我读书都被继母骂失德,若不是秀安,我或许在爹爹逝后就会被继母卖进青楼吧。”
李舒原是皇后的侍妾,虽受宠过一段时间,?但因赵恒长情,?偏爱皇后一人,之后也就慢慢被冷落,?在赵恒登基后命人将清居殿改成宫观,成为了移清殿,?下旨让李氏住进了宫观。
“因为我,秀安她偷了家中不少银子,本来出家就与家中不睦,最后因为这些银子被沈家驱逐出府。”
赵宛如不说话,李少怀也不敢说话,李舒看着她们一个冷,?一个温,“你们想问什么,就问吧!”
李宸妃今年不到四十,看着像是连三十都不到的人,又常年修道,一身正气令人看着舒适。
曾几何时,她也是用同样的眼神,?向师尊求解。
宗正寺后宫嫔妃的册子上所记,李舒出身仕宦,母亲早逝,父亲续弦再娶,父亲死后继母携子改嫁,李舒出家。
月末的尾巴,?连那夜空中的月亮都黯淡无光,?宫廊的梁柱上挂起了新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