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5(2/2)

    

  参知政事丁谓因修建宫观与宫殿,?任玉清昭应宫使,兼任太子少师、昭文馆大学士兼修国史,?以李迪任参知政事,又命其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



    

  “我讨厌的是战争,他们说就是因为辽人侵宋,才害得爹爹患了心病。”



    

  “果然当爹的进士及第,儿女都受其影响啊。”



    

  很快就有人猜测,“以公主与驸马受宠程度,日后小公主极有可能受封诰命。”



    

  “有道理。”



    

  “女娃娃怎么了,你看官家与圣人对她的喜爱,谁家女儿能在周岁大摆宴席?”



    

  次年,?下诏加寿春郡王为尚书令。



    

  一岁的肉团在众人的围观下爬向爹爹,李少怀撑着膝盖,指了指桌上的几样东西,“泱儿看这边。”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又有人言,“只可惜是个女娃娃。”



    



    

  抓笔,抓铜钱,刺绣,又或者是宝剑都可以,唯独不愿她抓金鱼袋,李少怀将女儿抱起。



    

  捧书的黄袍少年已有她胸口这般高了,眉宇间与他姐姐有几分相似,只是心性要差的太多,面对太子的问题,她耐心解释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人君者,不能只看眼前。”



    

  “记得让她抓物事。”



    

  “也许是郡主或者是县主也说不定呢。”



    

  “儒家里讲仁,文治天下,若治乱世,自当以武力止戈,?但盛世就应该让百姓们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兵取自于民,?民乃天下生力,只一味的杀伐与征战,才会导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李洛泱抬着圆滚滚的脑袋,突然伸手抓住了一只笔。



    

  “可大娘娘说人心都是自私的,后世者,不应当由后世者自己去解决吗,为何要现在的人们去承担看不见的痛苦呢?”坤宁殿内住着皇后与杨淑妃,他称她们为大娘娘,小娘娘,少年说着自己的理解,“君王应该爱的是他的子民,而不是江山。”



    

  众人大惊,“这是个什么意思哩?”



    

  少年作揖道:“老师。”



    

  太子的一番言论让她大惊,“太子不喜杀戮这于百姓而言是福。”



    

  “君王要谋的,应该是子民的安稳,而不是长眠后根本不可控的千秋万载。”秦奋六世之余烈,建万世之功,后毁于一旦,使得他将此历史铭记于心。



    

  李少怀点头,“谨遵娘子之命~”



    

  见眼前人愁眉不展,遂握住了她的手,柔声道:“只是抓阄而已,小孩子又不懂这些,她日后的路,还是要看她自己日后的意愿。”



    

  一年后。



    

  “太子。”



    

  大内设资善堂,?寿春郡王入学授讲。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李少怀点头。



    



    

  天禧元年,?九月,?资善堂,李少怀为太子师。



    

  又过一年,寿春郡王赵受益在诸臣请奏下进封升王,同年九月初,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皇帝赐名赵祯,改元天禧。



    

第138章?空缺的左相之位



    

  还没等她们说上两句,李洛泱便又伸了另一只手抓住了李少怀的金鱼袋。



    

  “先前王相多次因病请辞皆未得到官家的许可,昨夜相府传来消息,王相病重,就在刚刚已经委托了右仆射向敏中向官家转奏



    

  “嗯。”



    

  “少怀!”李迪急匆匆的赶到了资善堂。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