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7(2/2)
她能够承受孤独,也可以一个人生活,但是她不爱漂泊。
罗望开心地竖起拇指,侯泊舟隔着栏杆也做出同样的动作。
《故园》片场说是在京州市范围内,其实从市中心开过去要三四个小时, 位置非常偏远。
她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样确定自己与侯泊舟的不同。
因此这一路上,她都在听俞柳讲杭朔, 和杭朔的长期投资人孔临。
☆、第 84 章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是还账:来自唐朝的仙儿的长评!
“言言!再见!”
后天见~
罗望的眼睛又模糊了,她擦了一把再抬起头,看到侯泊舟还和她平行着走,她一下子又笑起来。
看到她笑,侯泊舟脸上的笑容也扩大了,眼尾出现了几道笑纹。
出口的栏杆到头了,侯泊舟没有再和她们保持平行,落在了后面,罗望知道侯泊舟还跟着,她没有回头看,又擦了擦眼泪,吐了口气。
她眼睛很红,拿手机照了照,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身上这套造型做了近两个小时,从妆容发型到服装佩饰, 每处细节都是罗望按照对剧本中荣念的理解自己斟酌,又和俞柳讨论后才决定。外袍更是由罗望的御用造型师现场赶制, 往罗望身上一穿, 处处合适, 顿时看的人心里都有一股说不出的舒服。
上午到医院重新检查脚踝, 中午做套造型, 下午就赶往《故园》片场准备试镜。
忽然想到什么,罗望一只手伸到后面抓住了俞柳的胳膊。侯泊舟跟着她的动作看向俞柳,目光定了定,随后对罗望点了下头。
俞柳把她围巾弄湿的一面翻出来,温声说:“不觉得,世上的家庭总是千奇百怪。”
她记得小时候侯泊舟对她的好,因此永远也对他硬不起心肠。
孔临富有经商头脑, 公司开在海外, 每年利润不菲,因为看中杭朔的潜力,他投资了杭朔的处女作,后来又顺理成章成为杭朔的长期投资人,十几年没有断过资金。
罗望用围巾捂着嘴,不让自己哭出声音。
孔临爱好艺术电影, 自己对艺术电影有很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不仅在资金上给予杭朔极大的帮助,有时也能针对电影提出很好的建议,这是两人能长久合作的基础。在一些问题上,杭朔愿意相
这么多年她有父母有弟弟,一家人过得很幸福,而侯泊舟始终是一个人漂泊。她曾经想过如果侯泊舟也组建了温暖的家庭,也许她就不会这么记挂。可是侯泊舟不爱家庭,他不喜欢束缚。
等到上车的时候罗望的情绪已经平复下来。
罗望对得到这个角色抱有很强的信心, 但这不代表她会放松神经。
剧本罗望已经记熟, 不论试镜时杭朔要求她演哪一段,她都可以张口说出台词。
回国第一天的待办事项很多, 罗望没有时间为自己唏嘘。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突然有人大声呼唤。
罗望问俞柳:“是不是觉得夸张啊?父女见次面,场面弄得像地下党接头,像生离死别。”
拍摄《三月二日》时,俞柳与杭朔、孔临成了朋友, 彼此之间非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