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2/2)

    Chaos到底是SFH的成员,还是独立行动?

    专家让λ-晓持续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下,发现她的胡言乱语中频现一个词:“Chaos”。系统进行了语义学分析,判断这个词应当是人名。接着它将语言的碎片拼凑起来,得知λ-晓是在2137年10月20日,第一次收到Chaos主动发来的信息。

    这没有让我们失望。因为我们早有预料——能平稳活到七十五岁的“虫”,必然是一个善于隐藏自己的人。而她背后的人或团体也不会傻到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蛛丝马迹。

    现在还有两个重要问题要解决: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我略一迟疑,答道:“是的。”

    可是,Chaos都有能力制造新型病毒了,还有什么做不到?我相信她或她们一定给λ-晓准备了一个万全的死法。

    Σ-陆毫不犹豫地否定:“等‘虫’被我们发现,往往已经是快要造成危害的临界点了。对

    第二个问题更重要:这个Chaos是怎么在数据的海洋里找到λ-晓的;换言之,是怎么从λ-晓“一切正常”的表象中,看出了她内心隐藏的极端倾向?要知道,就连系统那样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也是在已知θ-茂的1874个联系人的有限范围之内,用4小时才检索出λ-晓参与过的一段稍显可疑的对话而已。

    第二,Chaos是主动找到这些潜在的“虫”的。

    在这个年代,自杀是很难做到的。如果一个人想要跳楼,窗户会发现危险,自动关闭,砸也砸不开;想要上吊,整幢楼的安保机器人都会在半分钟之内赶来抢救;服毒更是艰难,因为所有药品的去向都受到严格监管。除非像上次的爆炸案中,θ-茂利用做实验之便,又欺骗了系统,才有可能利用实验室的材料造出自杀炸(h)弹来。

    “那就改变一下自己。”她说,“但是要记住,凝视漏洞的时候,不要让它们吞噬了你。”

    只可惜,这一次她们失算了。由于我事先提高了监控等级,λ-晓活着落到了我们手上。

    我向局长提出了建议:“我们现在或许可以先暂停抓捕SFH成员,甚至暂停所有‘捉虫’行动。先把发现的‘虫’养着,等她们吸引来那只背后的巨虫……”

    11月7日,Chaos第二次联系λ-晓,给她提供了作案的详细方案。从λ-晓断断续续、半真半假的话中,系统推测出她准备在今晚20:00发送病毒以后就自杀。

    好在还能与她共事两个月。我一定要尽力弥补。

    几份报告很快都送来了。数据中心说,这个病毒很新颖,没有明显的借鉴范本和模板。系统对λ-晓的分析则显示,此人这么多年从未表露过有害思想,她的一切表现都很正常。

    虽然λ-晓无法提供关于Chaos真实身份的任何信息——她也只跟Chaos在网上联系过两次——但她的证词证实了我的猜想:

    第一,确实有人在为潜在的“虫”提供技术帮助,而这个人或团体使用的化名是“Chaos”。

    可神经工程学院给我们带来了预料之外的收获。

    我一直知道,局长能做到了解她手下的每一个人。但是我还不知道她对我会了解得这么深。我第一次感到很后悔,为自己的傲慢和冷漠。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