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_第七章 升任济南相(5/7)

    “只是什么,您只管说。”

    “刚才大人言道得胜而归迁任国相实是大喜,这话一点儿都不假。但如此好事,却只有赵兄一人为我贺喜,未免冷清了。”

    “您的意思是……”

    “若是济南全郡的县令都能到此,大家一同为我贺喜。曹某人做个小东,痛饮一场岂不快哉?”曹操说着把礼单又塞回到他手里,用力地捏了捏。

    “哦,哦。”赵县令明白了:这曹孟德胃口大,光要我一个人的贿赂不够,得全郡十个县令都来逢迎。想至此忙拱手道:“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我初到此地,与各位大人都不熟悉。您是都认识的,就有劳赵兄辛苦一下吧。三日后,我在府里摆下宴席,您把各位大人都请来,咱们好好庆贺一番,到时候一醉方休。”

    “下官本不当推辞,但是……”

    “但是什么?”曹操把脸一拉。

    赵县令赶忙起身跪倒:“半月之前,朝廷已派黄琬来青州担任刺史。此公乃当年功臣黄琼之后,又是老太傅陈蕃举荐之人,因不融于世道被朝廷废弃二十余载。如今黄巾事起,此人受杨公举荐再次出仕,就是要来此间考察青州官吏行径。大人召集一郡之官庆贺,传到他耳朵里,恐怕对大人不利。”

    “就因为这个?起来起来……我在济南他在齐,哪里管得了这边的事?再说我父子何等身份,自有办法处置,不劳赵兄您担忧。”说着曹操又凑到他耳边,“我不叫您白辛苦。若是此事可以办妥,我得了他们好处,赵兄您就不必再破费了。”

    赵县令一听喜不自胜,不花钱就买了好,放着河水怎么不洗船?赶忙又作揖道:“大人放心,此事交与下官了,一定办得妥妥当当,滴水不漏。”

    “嗯,此事若需奔劳,您可与我那家人秦宜禄一同筹措。”说罢曹操神秘地一笑,大声对外面嚷道,“宜禄,替我送客!”

    按照这一番指点,三日后的傍晚,济南国的县令们如期而至,纷纷带着礼物礼金。赵县令俨然一副众人之首的架势,不但亲手誊写了礼单,而且还特意把诸人的履历都书写了一份交到曹操手里。

    曹孟德备下酒宴招待众人,却发现济南治下十位县令只到了九个,便故作不悦道:“谁没有到呢?怎么不给本官面子!”

    一个胖乎乎的县令抢话道:“邹平县令刘延没来。此人仗着自己是皇姓恃才傲物,从不把我等放在眼里呢!”

    “就是就是,刘延太不像话了。”诸人附和道。

    曹操看看那位胖乎乎的县令,不禁笑道:“这位老兄,您又是哪一县的父母官?”

    那人憨笑道:“在下历城县令。”

    “历城是好地方呀,乃本国铁矿最密之地。您通晓司铁之道吗?”曹操问道。

    “略知一二吧。”那胖子捋了捋胡子,“就是把铁炼出来,便宜时就存着,贵了就卖给附近的豪强财主。”

    曹操咬牙冷笑道:“您这不是替朝廷司铁,而是靠铁矿做买卖。”

    “下官本就是贩私铁的。”

    “盐铁乃朝廷专属之物,你不知道干这营生犯王法吗?”

    那胖子笑道

    :“大人恐怕不知,皇上修园子动用了太多的铁,即便是私炼之铁也在其中。下官就为朝廷供了不少好铁,后来得勾盾令(主管皇家园林之事)宋典举荐,才任历城县令的。”

    “原来是十常侍举荐之人,难怪如此。我看那履历未必为准,这里没有外人,几位大人都是以何捷径为官的,不妨都讲来听听,曹某日后也好关照。”众人自报家门,有的是靠宦官举荐,有的是走鸿都门学士的门子,有依附董太后族人得官,还有的是巴结皇上的乳母而得,唯有菅县县令是孝廉出身。曹操仔细看了看礼单,对菅县县令道:“您破费的也不少啊……既然是孝廉出身,何必如此呢?”

    菅县县令红着脸道:“入乡随俗,入乡随俗便是,我也不能破了规矩嘛。”

    “哈哈哈……你倒是能和光同尘。”曹操大笑起来,又看了一眼礼单,“不对啊,你们九个人,为什么这礼单上只有七个人呀?”

    赵县令脸都白了:“下官日前已经……”

    “你的事情我知道,还有谁未曾送礼不在其列?”

    只见最末一张几案后的人站了起来:“下官未曾孝敬大人。”

    曹操看了他一眼,只见此人个子不高,相貌平平,才二十岁出头的样子,问道:“你是台县县令张京?”

    “诺。”

    “你为什么没有为本国相备礼?”

    “下官已然备好礼物,见到诸位大人所赠之物,不敢再进献了。”

    “你赠本官什么礼物?”

    张京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从袖中抽出自己的礼单递上来。曹操接过来一看——竹简十扎。

    曹操一阵冷笑:“你就送本国相十扎竹简?”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