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 第242节(2/3)
这才是真正能光宗耀祖,流芳百年的事情。
云初就热情的邀请冯御史看这寒秋时节还能绽放的黄菊,至于甚么沉香木一类的事情,早就忘记了。
因为孙思邈的突然参与,朝廷查究土地一事,暂时被迫后延。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何算是真正的扬眉吐气了,挺胸腆肚的再一次出现在了太医署,身后还跟着他的马仔云初。
直到李治亲自去纪王府看望自己生病的弟弟之后,这件事才算是慢慢的平息了,但是,李慎还是在第一时间跑出来认错,告诉所有人,是自己好心办了错事。
身为此次核查的首脑,一进门,就熟练地从云初宽大的袖子里取走了一盒宝石。
然后,老神仙就把这一块地,交给万年县县衙照料,所出之药材,全部供应设在晋昌坊的平准药堂。
长安县,万年县首当其冲。
第一百七十章 百折不挠的武媚
李义府可能是大唐朝堂上第一个上疏弹劾自己的人,很快,就出现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果然如同云初预料的一样,既然不能从上往下查,那就从下往上查。
以前,太医署只有一个太医令,这个太医令是官员,不是医家,麾下原本有两位太医丞,一个是擅长妇幼科的太医丞傅九鼎,另一位乃是擅长大方脉的太医丞于恒人,现在多了以为以外科为基,以防疫为峰的太医丞何炳书何医丞。
大家在算医家排名的时候一般不把孙神仙算进去,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他老人家已经脱离了人的范畴。
然后就派管家送去纪王府,拿给孙神仙,希望孙神仙能够看中自家的地,拿去种药材。
一时间,朝堂上自查自纠之风盛行。
门下省的秦姓给事中最难打发,此人只要开始办差,就拉黑一张脸,谁的脸面都不给,只知道公事公办,听说,经他之手惩治的犯官,无不心服口服。
见黄侍郎拉着云初的手不肯松开,云初就知道遇到难缠的了,就换了一只手拉着黄侍郎的手寒暄,于是,他的另外一条本来沉甸甸的袖子也顿时就变得轻柔飘逸了。
据说,这是一次非常认真严肃的调查,然后,云初就把大食堂的厨子招来万年县衙,制作各种茶点跟美食,同时还准备了许多精美的伴手礼。
从五品的医丞的告身已经下来了,正式成为大唐医家身份最高的三个人中的一个。
接下里的审查就轻松愉快了,户部黄侍郎,人送外号黄鼠狼,听说对于钱财最为敏感,鼻子嗅一嗅,就知晓哪里有钱,本事过人。
一碗滚烫香甜的羹汤下肚,寒气尽消。
察院来的冯御史历来视钱财如粪土,不过,此人最喜香木,恰巧云初今日佩戴的就是一枚沉香木配饰,就目不转睛。
一进门,就有身着洁白绸衫戴着白帽,戴着白口罩的厨娘送上一碗可以暖心暖肺的银耳莲子羹。
这才进门,就嗅到了浓烈的关于金钱的气息。
而那有纷争的一千多亩地,也就真正的归属到了孙思邈的名下,成了名副其实的药田。
虽然此时已经是寒风凛冽的时节,可是呢,万年县衙里青松翠柏翠竹依旧透着绿色,在一丛丛黄菊的点缀下,长长的桌案上摆满了各地精美的糕点,与殷红的葡萄酿,以及温热的黄酒,如果有人喜欢烈一些酒,桌案的尽头还摆着一坛绘制着骷髅与交叉腿骨图案的,杀毒药!
所以,当二十几个六部,两台的官员抵达万年县衙的时候,顿时对万年县充满了好感。
没脸做人的李义府希望皇帝能够把他贬斥到潭州代替褚遂良去当都督……
云初取下这枚沉香木配饰,与冯御史欣赏良久,沉香木在大唐素有价比黄金只说,不过,那都是俗人说的,冯御史试着佩戴了一下,觉得甚好。
大户人家是这样,小门小户的更是如此,他们没有资格进纪王府,就纷纷放出话来,只要是老神仙看重的地,哪怕是祖宅,都能推平了拿来种药材。
这两个县城外的土地没有什么好查的,土地就那么多,动一块都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所以,对于长安,万年两县,查究的最多的就是城里面的宅基地。
所有的错在他,而不在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