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 第50节(2/3)

    ‘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作军。比到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作军。钦此。’

    “俺……俺也是。”老二……

    “你们都是大小伙子了。”朱元璋满含期许的看着这些朱家的男儿。“也该学着为父皇分忧了。”

    “儿臣一直等着这天呢!”老三忙抢着道。

    兄弟伙儿便围上来,只见御案上那些案牍,并非五花八门的奏章,而是清一水白色的户贴。

    “我大明江山能否长治久安,全靠这东西。”太子只好耐心解释道。

    翻开一看,每一页都记载了一户人家的住址、成员户籍资料,以及田产住宅情况。

    “请父皇吩咐!”老四也不慢。

    “不错。”听了太子的话,朱元璋赞许的点点头。“不愧是咱的好大儿,就是有见识。”

    第七十二章 父皇的任务

    “好个弔!”朱元璋骂骂咧咧,随手抄起本书来,连抽老二的方脑壳。“一群眼高手低的东西,给老子踏实点儿!先从简单的干起!”

    “这次让你们回老家,除了历练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差事要交给你们。”朱元璋也不卖关子,沉声道:“替咱体察民情!”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只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

    几个殿下便细读起来,只见圣旨原文曰:

    咱洪武皇帝的圣旨就是这样原生态,接地气,老百姓一听就明白。

    “因为只有摸清了壮丁的数量,才能知道可以征发多少士兵和民夫;了解了每户的产业田亩,就知道赋税该怎么定。了解了天下的产业田亩,才知道国家每年能收多少税,动用多少财力。”

    太子二十一,秦王二十,晋王十八,燕王十六……

    “哦……”儿子们的热情消退了不少。不就是走走看看聊聊吗?这叫什么重要的差事。

    此外还有各级经办人员的印签,骑缝章,编号勘合之类,看上去十分的严谨……

    但不出意外,哥儿几个看的一头雾水。

    后面还有‘某行省某府某县进呈,几册之几’……

    皇子们当然更能看明白了,老三老四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老二则抬头看向大哥,眼神纯净若婴儿。

    为啥知道叫这名呢?因为每本封皮都写着‘户贴’,以及‘户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钦奉圣旨’的字样。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英殿中。

    哦,差点忘了,还有十五岁的吴王。

    “而且这差事看似简单,实则至关重要。”朱元璋神情严肃的一指御案道:“你们上前看。”

    “为,为什么呢?”秦王自然更懵了。

    “好,好啊……”老二这次反应不慢。

    “这是洪武三年,父皇命户部制作的户贴册。”太子指一指每页户贴的最右侧,提醒弟弟们道:

    真是一个个风华正茂啊!

    “怎么?嫌太简单了?要不让你们去把王保保抓回来?”朱元璋冷笑一声。

    “是,父皇……”老二委屈的点头,其余兄弟也赶紧应声。

    “这里印有当时的圣旨明文。”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