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第165节(3/3)

    在她的世界里,最平的地方是梨花镇口,那里顺着官道两边的几十亩地都是平的。

    住在镇上的人种地,可以推着独轮车到地里收割庄稼,不用肩挑背磨,也不用出家门走大步就担心跌到崖下。

    二瑞呼呼洗脸:“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还说:书中有无穷无尽的东西,是得好好学!”

    江枝笑着道:“等你们识字多了,就去书店里买书看。

    你们就会知道天下除了徐家村、梨花镇、平川县,除去巴郡,还有更大的土地和城市。”

    她自然懂的多,可除去农耕和草药,一个已经当奶奶的农妇突然说历史、地理、科技也太出格了。

    此时,江枝突然感觉鸡娃也是一个不错的乐趣。

    有夏秀才在,自己只需要做好铺路引导,让二瑞他们年轻人多学多听。

    家里多买书,以后自己再说什么做什么就不用找理由,一切都水到渠成。

    巧云和二瑞连连点头,就这样的学习已经自己感觉新奇,想到还有更宽广的知识,直让他们想得心旷神怡。

    每天手干着繁重的农活,口中说的却是江河湖海、日月山川,再不局限在徐家村那几户的家长里短,田边地角。

    这让江枝感叹:秀才公的确是个人才,不仅自己饱读诗书,更是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对于不参加科举的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可惜他自己被人打击欺压,落了一个疯疯癫癫。

    江枝感叹好,不会人人都这样想。

    大部分人能听的都是简单的字义,也能轻松学会读写,里面的内涵就少有能懂的。

    不过并不影响村民们的围观,每天晚上依然是聚集在一起谈笑风生。

    有些东西是能潜移默化的,朗朗读书声,可比乌烟瘴气的骂声中强多了。

    江枝问过春凤,是不是也进村去听讲,却被春凤拒绝:“婶子,我年纪大了,听多了也记不住,还是不去村里。”

    其实春凤也才现在二十多岁,可在根深蒂固的思想中,她上有老,下有小,丈夫有病,还有没有成家的小叔子,是需要她顶门立户。

    白天沉重的家庭负担已经消磨去她的所有精力,没有时间再去追求自己的进步了。

    当然,这也只是一方面。

    她的婚嫁到现在留有后患。

    这一年来,春凤一直躲在山上。

    她没有在村里露过面,也没有人知道她的存在。

    虽然对现在的两家人来说,要应对这种事算不得难,但春凤不愿意多生事端。

    “婶子,我的事能不闹出来最好,若让别人知道小满有这样一个嫂子,总是麻烦事。

    什么话都会有人说的。

    小满还没有说亲,万一人家门风清正的媳妇,不答应跟我当妯娌,且不是误了小满。”

    巴郡虽然风气开放,但对这种事依然会在意。

    况且春凤的娘家还在,春凤是不想再跟那些亲戚来往,只当自己是死了。

    听她这样说,江枝就没有再勉强,春凤所想也是大众所想。

    山上的事也的确多。

    就这两天,熬驱蚊液的事没有停,霍家又带话还需要蚊香。

    好在李老实那里一直让人备着草粉炭粉,随时可以干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