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2/2)

    【这一副对子的下句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原诗的意思是贺知章年少时离开家乡,直到两鬓斑白时才返回故里,年迈的贺知章虽仍会说方言,但家乡的人们却早已认不出他:“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公元823年」

    “哎呀老翁,这是您的福气啊!您都多大岁数了,气且放宽些……哎哟哟,老翁手下留情,我错了,疼、疼……”

    「杭州」

    等小童凑近,贺知章一改虚弱模样,眼疾手快地揪住小童耳朵,上去就“噼啪”两个栗爆,怒目圆睁地咆哮:“这就是你老翁我的诗!”

    【怀揣恶意的“客人”,我们必定会给他们血的教训。若是如此仍不能让他们长记性,那就别怪我们——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元稹坐在白居易身边——是的,他们又和好了——面上的表情十分复杂。他既有些生气后世人竟拿孔老夫子的经典调侃,但同时又觉得莫名畅快,恨不得举杯痛饮一番。

    小童不疑有他,立刻俯耳相就。

    “但若言‘有敌自远方来’,未免也太过杀意凛然。我大唐礼仪之邦、万国来朝……”白居易一笑,不怀好意道:“自然要先礼后兵,表面功夫到位,无可指摘才好。”/divdiv id=&ot;lerrect&ot;hr

    “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

    听到小童这么说,贺知章的嘴唇抖得越发激烈。他有气无力地招了招手,示意小童靠近。

    “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span传送门: |  |

    /div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白居易微微颔首,目露欣赏:“后世人也挺有趣。若只言‘汉’,那朝代未免太过局限,总不能每次改朝换代都对原文进行一番改动。”

    “半个月前我才刚作的新诗!我要你整理诗稿,你是不是又偷懒了?!”

    【这一副对子表面上颇具喜感,但细细品来,却完美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好客精神:尽管主人奄奄一息、身患重病,但只要有客人到访,立刻笑意盈盈翻身下床,如此殷勤周到,誓要让人宾至如归。如此好客精神,让人不禁想到《论语》中的那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老翁呐,气宽些!仙人说别人的诗,您这么激动作甚?”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友好善良,主张以和为贵的民族,但热爱和平绝不意味着无底线退让,我们不主动惹事儿,但事儿来了也不怕。面对一些不请自来、贪得无厌的强盗客人,我们中华民族绝不会对他们心慈手软,必要好好“教导”他们,给他们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懂礼貌,什么叫做守规矩!】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