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2)

    人爱某个对象,怎么知道与水爱往低处流不是一回事呢?

    既然都可以说成xx爱xx,这就说明他们一定具有一定的共性。而这个共性就是从更深层的本质中流露出来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你知道吗?细胞是有意识的,我曾与我的细胞对过话。”

    一个小系统将自身的一定部分让渡才能汇聚成一个大系统,其实奉献与舍身即为如此。”

    “世界孕育出生命起,生命就像我们一样踏出了家门,走向漫无方向的旷野。可在生命的最深处,它像我们渴望回家一样然渴望回归世界。”

    而认识更本质的东西正是我们所求的。

    我喝了一口水后继续说道:

    一定有个更本质的东西链接着他们三者的本质。

    “那什么才算万物俱为一体,世界意识的自我觉醒又是什么意思?”

    那么人能否发明出彻底脱离世界的东西呢?

    如果尼采可说人上帝已死,那么我为何不能说人已死?

    “那它怎么才算回家呢?”青梅反问。

    当我作为世界时,【我】就不存在了。

    青梅一脸贱兮兮的朝我靠来,“嘻嘻,她说,她说她想和你的细胞一起玩啦!所以,所以人家才这么喜欢和你贴贴呀。”

    “这么巧?我也和我的细胞说过话。”

    “那生命为什么一定要回家呢?”

    “真的吗?你都和你的细胞说了些什么?”

    人不具有神圣性,人的意识、爱、意欲、认识与植物的反射,河流的运动规律根本就不具备天然的对立。

    我的存在存在,但【我】即存在又不存在,【我】是存在与不存在的叠加态。世界也是无数个幽灵世界的叠加态。这就导致世界就像一种不可言说的混沌。

    “这是我们为之存在,得以诞生的使命。通向自由之路就是通向回家之路,通向回家之路就是通向幸福之路,因此人追求自由就能追求到幸福,回家是幸福的呼唤,是野性的呼唤。在旷野中迷失位置迷失方向使我们焦虑不安,回归世界将使我们平和安定。万物走向回家之路是世界意识的自我觉醒。”

    根据上面的观点,当语言存在的时候认识世界的本质就不得不把语言加入其中。

    我即世界,世界即我。

    因此我坚信人的爱,意欲,事物运动的规律在更本质的深度其实是同一回事。

    有人说还是胡搅蛮缠,你这是从人类语言推导。

    “与世界融为一体的过程就是越来越自由的过程,通向自由之路就是通向回家之路,直到万物俱为一体。”

    当把整体视为局部时,某种东西似乎消失,当把局部视为整体时,某种东西似乎出现。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