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2/2)

    想到这里,程安茉顿时平静了起来,“也是,我就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嘛。”

    此外,还有许多独立于都江堰的其他工程。比如盐井,虽然开掘盐井十分困难,但盐关乎民生,几乎历朝历代都对盐极为看中,秦国自然也不例外,盐井甚至能称得上是急务了。

    李冰最为人所熟知的事迹是修建了都江堰,所以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以为杰出的水利学家,但实际上,李冰的成就不止于此。

    所以,越是挖掘李冰当年的事迹,程安茉便越是惊叹其卓越的才能。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在修建都江堰的同时,他还发掘盐井、开辟稻田、修建桥梁与栈道,整治航道等等。

    “是啊。”程安茉认同地点头,“古往今来,但凡失去了人民群众,就什么也干不成了。”

    虽然这些科目听起来很陌生,但是里面多涉及到的许多知识,却是李冰在当年就已经熟练运用了的。

    每一项工程,都需要人来进行,而秦国时期的劳力又十分紧张,备战要人,工程建设也要人,两者通常难以兼顾。

    比如开辟稻田这一项,就必然要跟河渠的整治联系起来。都江堰完成之后,内江水被引入,开挖沟渠,开辟稻田便要立即跟上。

    甚至,当年的韩国还针对人力紧张这个特点,特意派遣水工郑国去秦国献策,修渠以疲秦。其目的便是消耗秦国的人力资源,那秦国便没有人力去进攻韩国了。

    林林总总算下来,李冰任蜀郡守期间,所开展的各种工程项目几乎有十四项之多,所涉及到的内容,更是囊括了水利、交通、农业、盐业、河道治理、城市规划等多门学科。

    而且,这些工程并非孤立进行,或者说,在工程开启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一个综合性的规划,湔堰的建设是一个中心,其他的各项工程可以认为是其配套设施。

    又何必去和青史留名的人比较呢?怎么比都比不过好嘛!

    除了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之外,更让人惊叹的还是当年李冰对于人力与财力的分配。

    “总觉得和李府君一比,自己都变成废物了……”程安茉叹气,但转念一想,这世上又有几个人能够拿去和李冰相比较的呢?

    “修堰亦非我一人之力。”李冰坦然道,“若无下属以及蜀地技师,还有无数良家子参与,再好的分水堰也修不成,再低矮的山丘也凿不开。”

    在都江堰里又留了一天后,三人便启程赶往成都。

    接下来,程安茉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给李冰解释这些科目学的都是些什么内容。

    第94章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