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1/2)

    聊完了古琴的事情,几个人的目光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迟霏霏的身上。

    程安茉拿起一张写满了“一”字的宣纸,从最左上方的“一”,到最右下方的“一”,几乎是肉眼可见的成长。

    如果说最开始的“一”还只是一条拉长的横线,那么最后的“一”,已经开始有顿笔的神韵了。

    “她的进步倒是很快。”程安茉大声和一旁的苏轼道。

    苏轼笑得有些得意,“好学生碰上好老师,想不进步都难!”

    看看苏轼这不仅夸了别人还要夸自己的架势,程安茉不由得失笑,但细想一下,苏轼也确实有这个资本。

    “对了!”程安茉忽然敲了敲自己的脑袋,“苏先生,有一幅字我想请你看一下!”

    “哦?是谁的字?”

    程安茉飞奔着将之前的那副字拿过来,摊开在另一张石桌上。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苏轼眯起眼睛,将纸上的字念了出来。

    “苏先生,我要说的不是这句诗。”程安茉盯着那副字,“我看那位店主写字的时候,总觉得有一些奇异的感觉,但是我一时间又分辨不出来这字到底哪里奇怪。”

    苏轼仔细观察着这幅字,良久后,忽然道,“这字,确实有问题。”

    “哪里有问题?”

    “小茉可知,这世上有能够将他人笔迹模仿得惟妙惟肖之人?”苏轼抬起头,“只是有的时候,笔迹好仿,神韵和习惯却难仿。”

    第164章

    “我知道。”程安茉点头,“这类也是文物造假的一支,除此之外,现代也有人通过伪造签名来进行勒索诈骗等犯罪行为。”

    程安茉低头,看着那一幅字,“只是……他写的这一幅字,好像也不需要去模仿什么吧?”

    “他可能是以此作为练习。”苏轼提起笔,“还记得你之前给我看过的那份状元答卷吗?”

    程安茉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你是指,类似于馆阁体?”

    那是一种因科举制度而逐渐演变出来的字体,字体乌黑光洁,字体等大板正,明朝时期称之为台阁体,而清代则称之为馆阁体。

    但是程安茉也记得,对于这种字体,世人的评价是僵硬刻板,毫无生命力,可以说是一种完全的应试字体了。

    不过这种字体在科举的时候也并非没有好处,字迹清晰可辨,免去了阅卷人极大的功夫。

    就像是现在的考试,如果写的字太烂,阅卷老师认不出来的话,那可是丢分没商量的。

    程安茉思考了一会儿,“苏先生的意思是,他还在练习的阶段,所以才会被我看出些端倪来?”

    苏轼轻轻颔首,“也只是我的猜测而已。”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