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2/2)

    这位接连数年西征东讨的邢国公,今年已有六十多岁了。

    然而他甚至没能得到休息的时间,就已转道百济,加入了这场覆灭百济之战。

    一场对外征讨的胜利,意味着大唐依然强盛。

    对于不希望重归乱世的百姓来说,这就已经够了。

    千里奔袭之间何止是对敌劳苦,还因收缴了西突厥人畜四十万之众,需要费心慰问百姓、恢复生产、划定部落界限。

    显庆二年与显庆三年之交,阿史那贺鲁兵败逃亡,苏定方领兵自双河一路追到了碎叶水(哈萨克)。

    李清月用只有她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答道:“我说,我也想像他一样献俘则天。”

    显庆二年他与西突厥的作战,因彼时还是程知节为其中的主将,让他数次在曳咥河流域不得不以少数兵马打出牵制效果。

    而后病故在了西域。

    以至于在往后数年他几乎没有停歇下来的机会,而后……

    显庆四年苏定方与吐蕃将领和铁勒叛将的交手,均是葱岭之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放在高原环境之下的高强度作战对人身体的摧残不小。或许不会在一两年间显现出来,却也是在缩短一员大将的服役寿命。

    “你说什么?”

    在李清月的视线之中,他那没被压在战甲头盔之下的白发在日光中映照得有些透明。

    而这一些事情,甚至是在他将阿史那贺鲁押解回到长安之前就需要完成的。

    所以一点也不奇怪,当这位老将军登上城楼,自李治手中接过那杯庆功酒,也接过那封敕封官职的诏书之时,除却那岿然不动的凛然身姿之外——

    是则天门还是则天,在此时并无所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对未来的联想。

    这也并不是一句毫无根据的豪言壮语。

    但在这等盛大的欢庆场面中,李清月一面为阿娘迈出的这一步而觉欣喜,又因她所站的位置,看到了另外一个残忍的事实。

    当这冬日长风自则天门上穿过的那一刻,他鬓角的白发也显得尤其的鲜明。

    偏偏李清月还隐约记得,这位当世战功最为辉煌的将领之一,在随后的东西战场上都还需要承担起尤为重要的责任。

    万千欢腾声中,那好像依然是“白发将军亦壮哉”,大唐的慷慨激昂底色在他身上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也不能不令有心之人浮想联翩。

    别看只是从西北到东北,可这其中又没有什么高速路连通,光是赶路,就足以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站在她身边的李素筠听到了一声很轻的低语:“我也想……”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