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2)

    方才还好端端的车,怎么也发动不了,仿佛他理应遭受磨难。他暴力破开方向盘下的盒盖,抠出两根电线,快速摩擦。

    孟叙冬冲出了房间,跑向街口停泊的面包车。

    油泵工作,火花塞引燃,引擎震动。

    苏青确定,昨晚在乡下看见的就是他。但这算什么理由,人应该对自己造成的后果负责。

    苏青忽然看到了曾经的自己,看见了无数奋力挣脱县城的孩子。

    然而真正走出去的,寥寥无几。他们的时间、睡眠,一个人最宝贵的注意力,都浪费在了贫困引发的问题。

    班主任向苏青解释,这个孩子父母早逝,靠老人的低保生活。因为是初中部保送上来的,校书记为他减免了学费。

    对不起。

    心脏跳动着,却愈发空落。

    一只银色菱格的金属打火机,牌子他认识,st dupont。他指尖微颤,拨开打火机,看见了信笺上清丽的字迹。

    窗台摆放休眠的兰花,与一盆从未冒芽的草莓,她舍不得放弃,总说万一有一天,长出来了呢。

    班主任只宽慰了几句,放男孩离开了。

    叮一声,打火机擦燃。合上又擦燃,反反复复,好似奏曲。据说这是最好听的打火机声音,孟叙冬喉咙紧涩,压抑着。

    她从未变过。

    是示好,撒娇的语气,还是别的什么,他不懂。

    这时间工地施工中,孟叙冬不在招待所,苏青将东西放在床头柜上,下面压了张信笺。

    孟叙冬在床沿坐下,轻抚着高高堆起的书,目光不经意落在了床头柜上。

    苏青穿过操场,到校门口取快递。几个学生和她打招呼,那孩子看了眼快递盒子上的 logo,讥讽地扯了下嘴角。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省城一中的孩子非富即贵,苏青从未遇到这种情况,有点手足无措。下午看见他们班上体育课,本来想找那男孩谈谈,却见他在操场台阶上帮其他班的孩子写作业,同学给了他面包。

    互联网大肆讨论卷教育无意义,这些孩子从不被看见。

    苏青匆匆离开学校。

    他将信笺放到鼻尖,能感觉到她的气味一般。

    他不想她说对不起,他想听她说别的,听她说

    孟叙冬下工后,回到招待所。

    车如离弦之箭,嗖地驶远。

    那么天真的语气。

    屋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似乎有人来清洁过,可一切仍乱糟糟的。苏青不在的日子,这里就和从前一样了,还多余了不属于他的书。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