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第169节(1/3)

    苏琛几人也忍不住跟着畅想,在他们看来今天的菜色已经足够特别和好吃了,更好吃的火锅又该是什么滋味?

    李承乾只是随口一说,很快拿起一本历史类书籍来看,他要看看历史上有没有跟李世民一样,突然有反常行径的,分析他们的目的,分析李世民的目的。

    杜构几人不甘落后,也都拿起历史书看。

    之后一段时间,李承乾花了很多心思在中书省。

    他之前和主书说的话不是假的,是真的打算想办法解决档案管理的问题。

    三省六部的资料统一保管暂且不提,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先把中书省内部理顺。

    李承乾也研究了一下外面那些国家的档案保存方法,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做到查找方便和减少遗漏,除了管理方式,还有就是借助了工具。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多层书架,进行分类分层管理。

    这时候书架并不普遍,但书架工艺并不复杂,李承乾提供大致图纸,很快就做了出来。

    真正难的是初始资料的整理分类,以及如何保证以后不乱。

    后者主要靠规范档案存进和取出的流程,李承乾参考了许多外界的资料,再结合中书省的现状,带着小伙伴和主书写策划。

    至于前者……没有办法,只能靠硬功夫——手抄了。

    是的,手抄!

    谁让以前的资料都是卷轴式的,很难用书架进行存档,倒是有一种插架可以用来插卷轴,但比起线装册子可以整整齐齐摆在书架上、一目了然的样子还是差了许多。

    主要每份文件只需要一份,单独印刷就不合适了。大唐又没有复印机,否则直接用复印件就好了。

    每到这时候,李承乾都要感慨一句:大唐真是好落后啊,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房玄龄看了李承乾的计划,并没有立刻答应,手抄资料的工程实在太浩大了,万一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么多人力物力就都浪费了。

    李承乾想了想道:“那我就先示范给你看看吧。”

    房玄龄:“?”

    李承乾让房玄龄把中书省所有官吏暂时不用的线装册子都收集起来,这几年线装册子盛行,每个人都有几本用完的,他又去其他部门借了一些,加起来也有三四百册了。

    他把这些册子带进档案室,带着人在里面鼓捣了大半天,然后就让官员们进去,找自己或者同僚某一时间段用的册子。

    众人面面相觑,在场的不止中书省,还有其他部门看热闹的,但他们都不知道李承乾在弄什么。

    那么多册子,长得还差不多,找自己的也就罢了,怎么找同僚的啊?

    一本一本翻过去也要不少时间呢。

    有人问出了这个问题,李承乾没有回答,只是微微一笑:“你们先进去看看再说。”

    众人还是有些迟疑,房玄龄笑着道:“那下臣便先来试一试吧。”

    房玄龄没有交线装册,他要找一个同僚的。他怀着好奇进了档案室,发现那些册子被分别放在几个书架上,每个书架的最上面立着一张硬纸牌,上面写着部门名字。

    房玄龄顿了顿,走到写着“中书省”的书架前。

    中书省作为地主部门,提供的线装册也是最多的,足有两百多本,他发现李承乾也做了区分,一个官职占据书架的一层或者两层。

    至于同一层怎么找?

    李承乾在每本册子的书脊上写上主人的姓名和册子使用时间进行区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然,他没有破坏册子原本的封面,而是单独加了一层。

    房玄龄很轻易地就找到了同僚的线装册子,出去的时候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您怎么不找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