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节(3/4)

    到海外任职历练后,可以优先晋升,这是帝国为了解决没有人,尤其是中低层官员愿意去海外,尤其是行政领地任职的一个鼓励措施,只要去混个两三年,那么回来就能提一级。

    不过也别觉得这是个捷径很好走,实际上很辛苦,而且也具备一定的危险性……

    辛苦就不说了,海外那些行政领地基本条件都很差,生活上的质量一言难尽,如果是去印度,西亚以及欧洲那些地方都还好……这些地方勉强也算人类开发成熟的文明世界,就是偏僻而且穷,条件艰苦而已。

    但是非洲大沙漠以南地区,破地方……那可真的是没有什么文明气息!

    也就南非,马普托这两个府是属于直辖领地,所以还好一些,但是大量的行政领地条件可真心不咋地,医疗条件不行,而且当地环境导致的各种疾病横行,这去了不小心染个病,那可是真有可能把小命丢在那里去的。

    如此情况下,自然也就没几个人愿意跑过去当官……楚国官员们一向来把都被派往海外行政领地视为贬职的象征……很多海外行政领地的高级官员,别看他们在海外一个个大权在握,那些藩属国的国王们都得小心翼翼伺候着……但是除极少数因为肩负某些任务,或者是为了镀金快速升迁跑故去的,剩下的基本都是在本土里竞争失败的倒霉蛋。

    而中低级官员里,很多也不愿意去……如此情况下为了鼓励中低级官员,尤其是需要量比较大,但是又没人愿意去,强行被迫还不好逼迫的基层官员前往行政领地任职,楚国是对前往行政领地任职的低级官员有一定的激励措施的。

    最典型的就是只要去任职三年,回来后直接给你升一级,而这个升一级对于一些有野心,想要继续往上爬,但是人脉背景差一些,能力也差一些的中低级官员而言,吸引力还是不小的。

    而他们的这个同学,就是属于其中之一。

    再过两年多回来,那就是从六品,放在一个县里那都是各科科长的级别了……可别小看县衙门里的从六品科长,要知道一个县里的巡警局局长,也才从六品。

    昂贵的摄影

    如果是在楚国官场里,把视野拉得太高的话,那么从六品也不算什么。

    毕竟在大楚帝国里,地方主官的级别经过多次的调整,目前已经比较高了。

    比如镇这一级别的知镇早些年的时候是正七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镇的规模也很大,多的甚至能有十几万人口呢,这么多人口的一个镇,其主官才正七品就太低了,因此现在的镇这一级别的主官,已经改为从六品了。

    而知县的话,则是从昔年的正六品进一步提升到了正五品,而一些超大城市里县改区后,其级别更高,能够达到从四品。

    徐申学认为,一个县少了管几万人,多了管十几万甚至更多人口,正六品,从五品都不够看,少说也得安排一个正五品官。

    而大城市则是更特殊一些,大城市里的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不能用常规的县级别去看到这些城市里的各区,因此大城市里的各区,行政级别也高,普遍是从四品,而少数获得加衔的甚至能够有正四品。

    在这种体系下,县级衙门里,知县乃正五品,县丞、主簿是从五品,协助知县分管多项事务的县典吏是正六品。

    县衙门里各科科长,巡警局局长等县级机构主官以及各镇知,则是从六品。

    副科长等副职则是正七品,从七品作为更低一级别各科室内的组长品级。

    而八品以及九品,依旧是科员们的品级。

    在大楚帝国里,上了从七品后才能够担任管理岗位,当然,到了这个级别只是说有担任管理岗位的资格,不代表着你就当组长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