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节(3/3)

    之前霍峻派四部分取江淮诸地,名为取地,实为迁民于江北。经过几个月迁民活动,卷了数万百姓到江北屯驻。

    让军士驻扎在外围城池,多为警戒前哨以及充当缓冲区。如今曹操南下,外围城池属于鸡肋。毕竟这些城池荒废,寡有百姓,能放弃就放弃,还不如集中兵力到重要的地区防守,没必要与曹操死磕外围防线。

    如果死磕外围防线,将会分散为数不多的兵力,容易被曹操逐一击破。即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曹操拿到这些外围城池后,取得了小功绩,大体会心满意足。如果继续南征合肥,将会遇上真正的硬骨头,不胜而撤属于是必然之事。

    “都督英明!”蒋济称道。

    待蒋济退下布置任务后,鲁肃开口问道:“都督,肃既辅佐都督,不知都督有何要事交予在下。”

    霍峻沉吟半响,说道:“子敬来得及时,江淮辽阔,峻难以分身并治。广陵位于江淮以东,临近海滨,田亩肥沃,邗沟过郡。今主公派刘基出任太守,兴建县乡,招募流民,恢复生产。”

    “然邗沟淤积,广陵民少,仅凭刘基一人难以大治。峻欲让子敬往江左招募南逃淮民,北上屯田建城,以为固边。又与昌下邳、刘广陵二君协力,疏通邗沟,贯通长江至淮水水道,为今后北伐大计而奠基。”

    不论是想从江淮北伐,还是固守江淮防线,都离不开邗沟。毕竟指望江淮复兴是不可能的事,唯有疏通邗沟与兴建县乡两手并重,方能支撑得起在江淮用兵的需求。

    “不知子敬愿领此重任否?”

    鲁肃神情严肃,拱手说道:“都督之令,肃当从之。且是为主公大业,肃又安敢不效命。”

    “善!”

    道不同,不相为谋

    寿春,郊野。

    “嘚嘚~”

    数十骑策马缓缓而行,居前数骑左右各负雉兔,谈笑风生,甚是欢乐。

    领头骑士贵气逼人,挽着缰绳,笑道:“仲谋善射,丕早有所闻。今于郊野狩猎,果然名不虚传,猎得獐鹿。古人言,南人习舟,北人操马。今丕见仲谋骑射之精湛,此言怕是有虚也!”

    “公子羞煞权也!”

    上长下短的从骑,说道:“权虽善射,但公子射术尤精。无公子那一箭,权所猎之鹿必逃矣!”

    “哈哈!”

    曹丕大笑几声,说道:“幼年时,天下纷乱,兵戈四起,丞相教我习射,又授我骑马。盖丕八岁时,便会骑射。十岁起,随丞相南征北战,至今已有十余年,骑射不敢比子丹,但胜众人多矣!”

    历史上的笔友,今位面相见,关系自当是不差。

    曹丕与孙权于襄阳初见,后在邺城深交,结下真挚友谊,孙权随曹操出征时,二人常互通书信,倾诉友情。

    今曹丕随曹操南至寿春,特邀孙权外出狩猎。以曹丕与孙权的关系来看,孙权将能与司马懿、陈群、吴质等四人为伍,成为曹丕的五友。

    “公子文武兼济,有丞相之风。料百年之后,公子将能继丞相之遗志,扫荡南方,一统天下。”孙权吹捧说道。

    曹丕脸色略有黯淡,说道:“今时南征,丞相留子建于邺城,却不知丞相何意?”

    以往曹操出战,曹丕作为曹操的副手,留守邺城大后方。今时曹操南巡淮河,让曹丕随行至寿春,让曹植留邺城。如此举动,让曹丕不由心生疑虑,怀疑曹操是否有他意?

    孙权思虑少许,笑道:“公子或是多虑,丞相将进魏公,此番带公子南下,或有他意。且即便丞相或有意公子植,但公子亦不可猜忌疏远公子植,需反其道而行之,向丞相彰显兄弟亲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