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节(2/3)

    刘备在堂中急躁的踱步,问道:“今江州战事何如?”

    “善!”

    “主公,息怒啊!”

    诸葛亮见刘备如此着急,拱手说道:“主公可听亮一言否?”

    霍峻拍了拍霍范的肩膀,叮嘱说道:“水道、农事非同小可,凡用兵之将,不可不知水道之力,舟舸转运兵粮之便。天下纷乱,百姓凋敝,军粮常难送抵前线,军士屯垦可备不时之需,亦能减轻国家负担,望能自知。”

    徐庶欲说些什么,却被刘备伸手打断。

    “范愿领都督之令。”霍范正色说道。

    望着霍范退下的背影,司马芝捋着胡须,笑道:“都督文武兼济,士载得有都督教诲,日后必成大器。”

    “不能再等了!”

    看着曹操在连续平定关中、陇右,接下来又要称公。刘备不可能不着急,如他所说如果再拖下去,就是曹操南下介入战争了,多年谋取巴蜀的规划将会泡汤。

    “让他过来!”

    “诺!”

    见还不能说服刘备,诸葛亮从怀中取出江州舆图,指点说道:“主公,江州者,三面临江,背有重山,控遏江津。时刘循据城而守,刘璋在外而援。然主公欲兵援江州,不知如何破敌?”

    霍范虽羡慕那些人,但也知霍峻安排的深意,常能谨记教诲,静下心来做事。

    “主公!”

    霍峻见霍范完成了任务,体格又壮硕了几分,满意说道:“今来得正是时候,某命子华先生疏通肥水河道。你率帐下屯民居于施水畔,助先生疏通水道,又于田亩间耕种。愿领命否?”

    庙堂议蜀

    刘备沉吟少许,说道:“云长、翼德、兴霸三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乃世间难得之将。孝直、士元二君足智多谋,多善兵略,是为国之上士。其余将校忠心耿耿,勤于国事,皆孤所深信之心腹。”

    “江州城池坚固,地处江津险峻,内有军士效命敢战,外有援军不断驰援。故今不得破江州,非是将校之故!”

    刘备望着舆图上江州城防,亦是犯了难。

    “请孔明细言!”

    诸葛亮迟疑少许,说道:“刘璋屡派救军驰援江州,援军虽皆被关将军所败,但江州城险要,刘循据城而守,张任、邓贤为爪牙,我军实难破之。”

    江淮凋敝,为了恢复生产。霍峻向武汉上书,淮东、淮西各募万民百姓,作为屯田之用。淮西的屯田任务,霍峻交给霍范负责。

    武汉,州府。

    霍范的神情松了下来,说道:“都督言语,范当记之。督率百姓耕种,亦能磨砺统兵之能,范不敢忘都督教诲。”

    徐庶将扔到地上的巾帛捡起,拍了拍上面的灰尘,说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心世人皆知。今要紧之事,当速下巴蜀,借江水之利,重山之险,以图兴汉室。”

    诸葛亮握持羽扇,问道:“主公以为伐蜀文武何如?”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敢!”

    刘备试图让平复自己的心情,焦虑说道:“今曹操回许昌称公,如我军不攻下江州,曹操明岁必然南下,彼时攻蜀大军将撤回吴楚,数年心血将功亏一篑。”

    “啪!”

    霍峻手抚剑柄上,笑道:“士载自幼随君习读,能成大器,当是先生之功。今先生督兵疏通河道,当多教导士载。功成之后,峻当向主公举荐先生。”

    刘备在堂中踱步,说道:“曹操兵回许昌称公,无力顾及外事。今江淮稳固,子龙、汉升二将回援武汉,孤率二将亲征巴蜀如何?”

    诸葛亮为刘备扇风,劝慰说道:“伐蜀军士精锐敢战,又是主公心腹文武所统,可见江州之战,非诸将不尽心作战,亦非孝直、士元二君智短。”

    霍范与关平、刘封、太史亨等人可以说是二代中年纪较大的那一批,除了霍范常为大军运粮,或是屯田务农外,其余二代将领早就统兵征战。

    “范奉都督之命渡江募民,今募江淮百姓二千余户,特来回禀都督。”霍范拱手说道。

    “这~”

    刘备愤怒地将巾帛扔到地上,怒声说道:“曹阿瞒居然敢称魏公,如此目无君上,其心可诛!”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