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节(2/3)
“大司马欲杀张郃多时,不料却被丞相设计猎得。大司马如若闻讯,必然为之欢喜。”马良笑道。
司马懿瞪了眼司马昭,说道:“张将军为国之名将,今为国死难,将无人助为父御敌!”
“不可胡言!”
诸葛亮踱步而笑,谓众人说道:“亮令义封狩猎伏牛山,竟为国猎得大将张郃。今张郃中箭身亡,当断魏人一臂,是为我国之喜事啊!”
司马懿脸色淡定,说道:“张将军寻小道而进,欲夹击赵云。不料汉军有备,夹道设伏张郃,今其中箭而亡,兵马败走鲁阳。”
唯有说诸葛亮率兵推进到颍川,因缺乏淯水漕运,需征调农夫运粮,才能方便司马懿劫粮。
鲁阳城中守将张雄遵从其父旧令,与将军韩堪献城降汉。而张雄这一操作,让曹魏高层大跌眼镜。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张郃没死多久,他儿子张雄竟率兵降了汉。
张雄献城而降,帮助南汉在伏牛山区站稳脚跟,让诸葛亮大为欢喜,当即表张雄为颍川太守。
之所以喜,是因张郃中伏战死,司马懿为自己少一对手而喜。而悲伤之事,则是司马懿兔死狐悲,纵张郃征战沙场多年,竟会中伏而身亡。
“诺!”
见父亲脸色阴晴不定,司马昭试探性问道:“父亲,莫非张将军出事?”
形势大好
今时不同往日,荆宛地区地形辽阔,非常方便诸葛亮施展计策,如派遣奇兵袭扰司马懿粮道及屯田重地的颍川。而大汉因淯水缘故,兵粮可以使用漕运,这让司马懿难以劫抄。
“诺!”
听着众人称赞,诸葛亮抚扇而笑,说道:“今猎张郃仅为小功,如能进据颍川,方为大功。”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二月,赵云、施然留兵七千屯木札岭为其转运粮道,二人率兵八千步骑再出鲁阳。
陈群念及他与笔友诸葛亮往来的那么多信,暗中长叹口气。可别有一天,让他与诸葛亮线下见面。
“呵呵!”
“陛下仁德!”众人呼应道。
顿了顿,曹叡吩咐说道:“今张将军为国死难,我朝当为其追谥,以及厚待张将军子嗣。”
大帐中,诸葛亮听着施然传来的消息,欣喜不已。
赵云威逼伊阙关,张郃在救援途中中伏身亡,属实让京畿再次为之震动。
相比诸葛亮的深谋远虑,曹魏君臣的伤感,司马懿得知张郃战死的消息,其情绪悲喜夹杂。
诸葛亮谦虚说道:“后事未成,安可轻视!”
马良拱手而叹,说道:“先令赵将军惊京畿,逼司马懿出战;能料张郃行小道,夹道伏杀张郃。本以丞相之计仅此,不料丞相识敌虚实,发兵转掠腹地诸城。丞相之远略非良所能晓,司马懿远非丞相之敌。”
诸葛亮目光停留在舆图上,说道:“亮欲让子龙将军转道东进,与义封所部汇合,趁许、洛空虚,率兵劫掠诸城,袭扰司马懿粮道,令司马懿昼夜难安。”
司马昭震惊了下,继而笑道:“张郃战死,今后无人可以钳制父亲,是为大喜之事啊!”
“丞相英明!”
说着,诸葛亮持扇挥斥舆图,说道:“如能搅乱许、洛,司马懿欲平兵乱,唯有二策可用,或分兵回剿,或撤军颍川。”
“彩!”
与此同时,当张郃死讯传到荆宛前线时,诸葛亮、司马懿的反应各有不同。
“丞相足智多谋,北惊洛阳,东猎张郃,谡敬佩不已!”马谡称赞道。
马良跟不上诸葛亮的思绪,问道:“不知丞相之意是?”
鲁阳被汉军所据,因其地理的关键,上可威胁洛阳,东可逼近颍川,下可锁荆宛,瞬间让许洛地区变得危险起来,空虚的颍川甚至已经暴露在汉军兵锋下。
出乎意料,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赵云奉诸葛亮之命,果断率兵撤走,转小道与施然所部汇合。
“如分兵回剿,张郃中伏身亡,子龙将军足以御之。如司马懿撤军颍川平乱,我军则能顺夏道而进,进逼魏军至颍川。我军凡至颍川,则京畿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