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2/3)
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郗岑。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该是这样的。
谢瑾早知道不大可能发生执手诉衷情的场景,甚至做了诸多郗归埋怨、痛斥乃至避而不见的想象,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郗归会半点不带感情地、这样冷静地与他谈判。
“我想,你并不想要一支这样的军队。”
他从未想过郗归会提出这样的条件,更何况,徐州刺史是个好位置,为了让太原王氏成功接任,他不知废了多少力气,协调了多少利益,才好不容易达到如今这样的平衡。
再者说,郗岑留给建康的阴影太重了。
“更何况,建康内外, 谁不知道二兄对你唯命是听, 让他出镇京口, 与你谢家人占据徐州何异?”郗归冷静地质问道。
郗归说完这句,便不再开口,而是直视谢瑾,等待他的答复。
的确,如果郗岑还在,如果他不是因为桓阳的退败而心灰意冷,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将这支军队交到谢瑾手上的。
星夜奔驰的疲惫一阵阵地涌上来,谢瑾按了按额角, 尽可能诚恳地解释道:“阿回, 我并非想要独占京口, 只是实在需要军队。北秦虎视眈眈,桓氏也不安分,江左需要一支像样的军队, 可除了京口, 哪里也找不到这样多的兵员了。”
夜色在沉默中消退, 乌鸦的叫声惊醒了两个陷入回忆的身影。
郗归并未因这些话而感到动容:“世家大族侵夺田税, 私藏民力,以至于朝廷无兵可用, 如今却要我高平郗氏来填这个大坑, 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你们这样做, 无非是欺我郗家无人。”
“太突然了。”谢瑾闭了闭眼,“阿回,这太突然了。”
一阵沉默过后,谢瑾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让子胤来京口就职,等再过几年,子胤资历深些,我便让他做徐州刺史,好不好?”
毕竟, 即便是桓阳如日中天之时, 郗岑也只是使计骗郗声让出了徐州刺史的位子,却并没有向桓阳透露这支私兵的存在。
郗归眨了眨眼,发现天已蒙蒙亮了。
郗归想拉拉披风,却因站立太久而踉跄了一下。
“京口流民与流民军,无一不感念祖父的恩德。谢家如今势重,自然可以以利诱之。可这支军队如果背叛了郗氏,如果背叛郗氏的这件事被摆到明面上来,那么它就会立时分崩离析,失去它与生俱来的灵魂,失去它自在江北抗胡时便产生的凝聚力。”
谈判
如果高平郗氏重镇京口,不管是皇室、后族抑或是世家,都不会轻易松口。
谢瑾在脑子飞快地思索着,无论如何,他不想拒绝郗归。
雨虽然停了,但晨风还是很凉。
这是高平郗氏最后的底牌。
不该是这样的重逢,不该是这样的谈话,更不该是这样的陌生。
谢瑾没有开口,郗归并不在意,而是不急不缓地继续说道。
谢瑾发现,自己竟然因为郗归的直言不讳而感到了些许欣喜。
此言一出,两人都沉默了。
听到谢瑾的话, 郗归果断摇了摇头:“二兄太年轻了,能力也平平,坐不稳这个位置的。”
这冷静宛如对着陌生人,可这直白又透露出些许信任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