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2/2)
有任务的人吸溜吸溜就把米线吞,转身跑去牲口棚子。
那两亩地必须用上泥煤,再打造遮阳棚。
路上耽误时间,晚上打算在下丘村住,天热,有个窝棚足矣。
旁边站着看热闹的村民惊喜地插一句:“憨憨,你知道竹荪多少钱吗?”
大锅饭节省人力,无须每家有人做饭,一部分人专门负责做饭,其他人干活。
李知县他们不清楚下丘村又要搞事,他们一路从别的村子看过来,看干旱情况。
朱闻天要求一大堆的东西得准备,先发酵,之后再接种菌种。
那样他挑好的再作菌种,两年就能有很多竹荪卖了。
他已经从小伙伴的口中问出来了,按照品相大小不同,贵的一个七文钱,便宜的只要没碎,两文钱。
一时间,村民感觉今天的米线比往日好吃。
“憨憨哥,村子现在已经很好了。”小丫头在旁宽慰。
天持续旱着,粮食价格有上涨。
“憨憨,想吃竹荪?”里长迎上前,看到篮子里装了一些竹荪。
天依旧热,今天还吃米线,凉拌。
伴随着村中孩子背诵千字文的声音,朱闻天带小伙伴们到竹林里捡蘑菇,其实是采竹荪。
“买,快吃饭,吃完去别的村子说,咱们价比货郎高一倍。”
朱闻天把车上拉的所有水全倒完,往回走时蹙个眉头嘟囔。
干旱,大家本又愁又忙,没心思进竹林。
小伙伴们垂头丧气,太少了。
竹荪价高种养值
李知县等人在傍晚的时候到来,一个个忧心忡忡。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大家蹦蹦跳跳地回到村子,仍然大锅饭。
之前一石二百三十文到二百五十文左右,眼下二百五十文到二百八十文。
朱闻天无所谓,只要有即可。
后几日,每天朱闻天带小伙伴进竹林,村里人骑牲口往别的村子收竹荪。
“诸位,来得正好,快坐下歇歇,喝口水,马上吃饭。”
“种?这玩意儿还能种?它要是能种……”
里长催促着村里十几个总与外村联系的人,快,不要耽误。
不长时间,全村人都知道守村人会种竹荪。
这还了得?发财了,发财喽!
“不,呃……买,别村,嗯!种。”朱闻天组织下词汇,表达清楚。
里长笑着迎接,对方风尘仆仆的,想来路上没少受罪。来的依旧是十个人,他们也不客气,先洗洗脸,马被牵走。
“去年憨憨哥没要,今年憨憨哥想要。”一个男孩满脸不开心的样子。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哪里是种竹荪,分明是种钱,春天种下一文钱,秋天收获一贯钱。
竹荪赚钱,种起来很麻烦。
“嘿嘿嘿嘿……”小伙伴们跟着高兴地笑。
听说下丘村的守村人想吃竹荪,村子大价钱收,他们一边暗骂着败家,一边高兴地找竹荪。
朱闻天目前不指望一亩地出八十到一百公斤的干竹荪,减半便成。
一早出来,眼看到晌午,大家一共找到大大小小七十个竹荪。
若再旱下去,到水稻收割前一个月时,必然超过三百文一石,大家储备的粮食见底。
里长咽了下口水,眼睛明显变大一圈。
村里饭做着,还未吃,村民帮守村人在山神庙旁边硬开出来两亩地。
“不怕,少,好!价,啊,高!嘿嘿嘿嘿!”
“嗯!嘿嘿!”朱闻天憨厚地点下头。
“明天再来,去年也不多。”小丫头鼓励起大家。
两年时间感觉长,可是不种,永远没有。
……
里长送来凉茶,一人半碗,喝完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