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节(3/3)

    “早着呢!中午咱得吃饭,然后再睡觉,晚上起来才有精神,顺便把半成品的菜做好。”

    朱闻天把祭祖的事情处理完毕,一会儿还得忙碌其他的方面。

    今年所有的饭菜由下丘村来做,包括给大臣及他们家人吃的,一家一个火锅,然后就是其他的菜。

    光禄寺的人则负责其他士兵的吃食,分出部分人手负责大臣们的烤肉串和炸串。

    “今年南京的百姓省心了,以前咋没想过提供这样的便利?过了年,是不是照着做?剩下卖不掉的咱们自己做菜吃。”

    里长找个地方坐下,他要保持精力和体力,晚上得哭啊!

    朱闻天不累,他配合几个人就把烤全牛给抬到架子上,摆在大托盘中。

    烤全羊他一个人就能弄,加上果子、年糕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进祀堂就有食欲。

    今年过年那边的村子不留村子的人,让其他雇工把家人带去过年,多给工钱,发红包。

    “最大的好处其实是教会百姓做菜,百姓以前买不起那么多炊具,别看之前的菜品便不少,百姓接触不到。

    做成现在的样子,百姓见了,发现如此简单,以后他们自己照着学。

    比如酱茄条,不过油的其实更好吃,切好了条,锅里放点油,烧热了茄子下去炒一炒,把用水调开的大酱倒进去,稍微等一会儿,放上大量的蒜末,出锅。

    这个吃着不腻,过油了吃不动,一吃全是油,尝不到茄子味了。

    而且百姓不愿意做过油的菜,耗油多,过了食材的油还不能倒回原来的油碗里。”

    朱闻天考虑这个问题,百姓不会做,教,卖的时候就告诉他们怎么做,尽量把复杂的步骤简单化。

    像锅包肉,一般人就不爱做,现在没有几个人会,一个是村子,一个是光禄寺,剩下的是福华楼。

    但有人把肉片裹面炸了,把调料配好,包括醋,再告诉要买的人怎么操作,他们回去了就会。

    之后再慢慢学裹面炸,反正处理这种半成品的地方厨房是开放式的。

    包括炸茄盒、藕盒、鱼、蘑菇、鸡腿等等。

    茄盒、耦盒当着别人的面绞馅、拌馅、夹馅、挂糊、炸,看着就干净,不用担心把不好的肉给弄进去。

    当然,下丘村店铺的东西始终让人放心。

    吞并论战稳天下

    眼见着要到十一点,大家暂时放下手里的事情,准备吃饭。

    午饭不炒菜,太忙,村子里吃牛肉面,切成块的卤牛肉,再来点骨头汤,下面条后过一下凉水,放到汤碗里,吃着又香又暖和。

    结果朱元璋带着一群人来了:“哎呀!是要吃面?咱就说晌午吃什么发愁,晚上要吃大餐,果然来对了。”

    里长:“……”

    他很想质问一句‘你为何不提前打招呼?’

    大家都忙着呢!你们这么多的人一起过来要吃饭,关键十一点啊!你当我开酒楼的?

    “陛下快请。”里长满脸笑容。

    “来得匆忙,还有面吗?”朱元璋倒是懂。

    “有,多压了出来,以备不时之需,天还不热,用干面撒了后保存个两天没问题,就怕初一不爱动弹。”

    里长点头,确实有,这个面条做得多,气温不够,不会很快发酵起来。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