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节(2/3)

    “要有大骨头,再往里面放五花肉,拆骨肉也放进去,准备好蒜泥和酱油。”朱元璋喝着羊汤,跟着考虑下一顿吃啥。

    “好好好,听憨憨的,吃杀猪菜,憨憨真有口福啊!吃两屉烧卖了。”

    里长听了,想起下丘村曾经的日子:“陛下,中午吃白菜炖豆腐?”

    “图书馆在准备,尽量给八岁以上的孩子吃米粉、米线,这样减少成本,吃得多,价钱却便宜。”

    摆摊的百姓小心地盛着饭菜,又想吃,又觉得应该给后面的人留点。

    “一般人家养不起的,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朱元璋感慨。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跟一些成年人吃带油很多的麻辣烫,真正的,不是那种勾兑点调料的,人家那个麻辣烫有牛油的。

    没办法,就是新陈代谢速度快,小孩子饿了,吃面条的时候有种幸福感,一边吃胃肠一边消化。

    有的人半个小时就得去洗手间,若是大米饭没这么快。

    平时下丘村扔的菜没这么多,大家互相之间知道吃什么,然后剩也是剩一小部分。

    梅菜扣肉倒是能跟川白肉烩,还有醋熘白菜烩炒木耳,小鸡炖蘑菇与红烧肉。

    宫里来的不可能每一个人都问一下吃什么、吃多少,人家要是突然不想吃了,或者又想吃哪个,饭量还能控制?

    正常四个小时清空胃,人家孩子几分钟就下去了,他不是以胃来承担全部,是整个消化系统,特别快。

    还有吃鳕鱼上当的,吃到了油鱼,十五分钟就出问题,那个饱和性脂肪酸顺着胃就经过一系列短暂的过程出来了,这样得起诉饭店,弄虚作假。

    一群人跑去吃,很能吃的,要不是有限制,估计得撑死几个。

    大人吃一碗饭,孩子能吃两碗,吃面条的话,大海碗,大人吃一碗,十来岁的孩子吃三碗还能跑出去玩,然后有零食继续吃零食。

    现在朱橚吃饭其实都已经降低数量了,真正能吃的是十岁所有的孩子。

    这种辣的刺激和油的顺畅,不等吃完一碗麻辣烫,就觉得肚子里有反应了。

    “杀,呃!杀猪菜,血肠,酸菜,粉,山药,姜?对,嗯!嘿嘿嘿嘿!”

    朱元璋听到旁边憨憨的话,一扭头,羡慕,能吃是福,可以品尝各种好吃的,不然吃几口饱了,光看着着急。

    回锅肉和小炒肉拼盘,再热一次,比之前的还好吃,若是热的时候额外多加点汤汁,百姓拿来泡饭,简直美死了。

    大家是分餐制,吃多少就给多少,单人剩的那点就真的当猪食了,没分出去的才是剩菜。

    朱闻天一听白菜炖豆腐,还要加五花肉和大骨头、拆骨肉,蘸蒜酱,那不如吃杀猪菜了,反正都是折腾一回。

    茴香豆、油炸黄豆也拼盘,村子里一旦觉得口感稍微差就不吃了,这可是招待陛下呢!

    再一扭头,他看到了自己的五儿子朱橚,在那里使劲吃着,不比憨憨差。

    实际上给福华楼卖,告诉顾客是下丘村招待陛下与后宫的人所剩,价钱说不定更高。

    多出来的就便宜外面摆摊的人,要么给养济院送去,那里的人不挑剔。

    “那时刘继祖就施过饭菜,冬天里用大骨头炖的白菜,还有十几块酸豆腐切成小块,吃着香啊!”朱元璋看下丘村给外面人饭菜的时候,想起了吃过的一顿很幸福的饭,刘继祖给的。

    看荤素与烹饪方式,否则真成了猪食,切片的香肠与皮冻、闷子摆一起,没毛病。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