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节(2/3)

    他把大家都不愿意说的情况挑明,是要让百姓好,还是赚钱?

    现在对外贸易越来越霸气,包括肥皂香皂,给夷人的就是贵,给大明百姓的廉价,百姓需要用肥皂洗衣服,用香皂清洁身体。

    朱元璋等人一直把人送到玄武湖,看着船的影子渐渐消失,站在岸边久久未动。

    “父皇,暖水瓶的产量上来了。”朱标看宫女用暖水瓶给倒热水泡茶,想到个事情,产量增加,可以卖了。

    那么若是半夜的时候风向和气压变了呢?很有可能一家人一氧化碳中毒。

    朱元璋看那个外壳非常漂亮的暖水瓶:“倒是能卖夷人一些,咱北方冬天其实更需要吧?”

    众人沉默,不知该如何回答,特别为难。

    已往暖水瓶只在宫里和下丘村使用,宫女和太监最喜欢,送东西及时。

    现在换成暖水瓶,莫说冬天的北方,冬天的南京也很冷的,暖水瓶装上开水,随时倒一碗喝,暖和。

    大土灶烧柴火,有口大铁锅,往里凑柴火,煤不行,土灶贴地,少了个炉箅子。

    “重八,回吧!”等了一会儿,马皇后招呼朱元璋。

    朱元璋就直接回到了箭楼上,他还没吃饭呢!吃不下去,正好当成午饭来吃。

    夷人那里无须操心,就那价钱,爱买不买,不允许你私下跟百姓贸易。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管哪一种,冬天北方晚上就不能烧了,太热,土灶自然不会烧,连的双灶则是看天气,如果不冒烟,又叫倒风,就用煤坯压炉子。

    朱元璋嘟囔着转身,用这个话来掩饰他其他的情绪。

    他们直接把汤什么的装进暖水瓶里,喝热水用不上,有锅炉供应二十四小时热水,汤就不行了。

    皇城和村子的人在不缺油水的情况下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蛋白质和蔬菜,鱼成了好东西。

    朱元璋没指望别人回应,他吃扒鸡,鸡就是吉,顺便还有盐水鸭。

    煤坯不打碎,一般半块压在火上,周围再用半块煤坯打成小块封好,减少与空气接触,这样缓慢燃烧。

    队伍里有罐头,肉干、果干等东西,调料品很多,拿来做饭的。

    双灶烧煤,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可以坐下两个小锅,后面的没有箅子,用前面的火来烧,前面的加箅子,这样烧煤能撑起来,用炉钩子透炉灰。

    危素吃一口扒鸡腿肉:“陛下,暖水瓶的价钱如何定?是要钱,还是帮助百姓?去年冬天卖的蛤蜊油便宜,百姓买回去用。”

    主要是杀菌,手破了个不深的小口子,拿肥皂或香皂洗,挤出血,便不容易感染。

    就太医和下丘村的人相对轻松,他们要保持体力,随时给受伤和生病的人提供帮助。

    还有硫磺皂,有人头上生疮,女子有妇科病,就拿来洗。

    尤其在晚上,不能总坐一个水壶在炉子上烧开水,煤都烧不起,北方连着炕的,那么烧把人烫熟了。

    压炉子压得好的时候,第二天早上起来,不用现生火了,直接拿炉钩子透,压火的煤坯又燃烧起来。

    群臣倒是没有其他的想法,反正自己能不能来在于陛下叫不叫来。

    正常来说北方有火炕,那一头连大灶或小的双灶。

    钱后民先故乡情

    “哎!宜长出去了,咱以后到这边吃饭少个人聊天。”

    天热,吃鸭子比较好,烤鸭的鸭子品种比较肥,盐水鸭的相对瘦。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