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节(2/3)

    百姓们最先吃完,着急去看麦子收割情况,跟在机器后面拾麦穗,可舍不得扔。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年岁大,牙口不行的,吃硬的碰牙床,吃软的揪不动,有人会帮着把油条切成小块,泡在豆腐脑中。

    朱橚丝毫不难过,没有牙镶啊!选最便宜的,放银子和黄金的烤瓷不给,纯二氧化锆的说是容易碎,一般不给镶。

    里长干脆不标,以后等技术提高了,其他浅层的挖差不多了,再提供深,想来需要很多年才能挖差不多露天的。

    十几米深的还行,但那个属于浅层,不用百姓偷挖,官方下手,几十米也是浅层。百姓发现有地方标记了,他们会有侥幸心理,认为无须挖那么深,你画图的人看见了?信你个鬼。

    牙印好咬,不用弹性印模材料,直接上石膏,便宜,太原府就产石膏,量大管饱。

    “杏子果然不错,个头大。”里长吃一个杏子,觉得不够甜,没熟透,却认为有价值。

    同样的没全成熟的桃子也被取来,给亲王的队伍吃。

    憨憨专门提的杏子,比一般的杏子大两圈。

    “殿下放心,草民会安排好!”

    见四个殿下看过来,里长说起本地的果树种植,需要大量的杏树,给清源县带来收益,也让其他地方的嫁接过去。

    “回殿下,老齐,哦,齐文书牙口不好,吃饭喜欢吃面条,最好是泡时间长的细面。”

    “一个牙而已,至于如此?哎呀!三哥,过来后还未给百姓咬牙印,咬咬吧!”

    百姓显然不可能那么耗费成本,估计是采取盗洞的方式,盗墓那中,人钻进去,找到了铁矿石开挖。

    别人筷子上或手上都有油条,就那个人特殊,老五朱橚眼尖:“他不吃油条?”

    四个殿下没闲着,帮孩子们制作爆米花棒和爆米花,这个没忘,到一处地方停留就为百姓提供膨化食品。

    离着众殿下三十多米的位置就有个清源县的老文吏,他用筷子夹切好的油条,在那泡呀泡。

    那挖吧!挖不到放弃了还好办,就怕挖的过程中轰隆……

    王艺千没离开,呆在里长旁边了。

    没轮收麦子的百姓去摘水果,本地的杏子果然有能吃的了,倒未全变红,捏着有一点软,这样就不错了,不然硬的也吃。

    朱棡一拍脑门,就说是嘛!总觉得忘了什么。

    “二哥那边的煤矿供应西安府就差不多了吧?正好咱太原府的煤向下游输送。

    那个位置越挖越大,最后人在里面挖,外面用绳子拴筐拽。

    清源县的知县郭令衷回话,眼中露出难过的神色,又摇摇头。

    朱樉四个人已经习惯,计划加图纸,一套拿出来,是下丘村的行事风格。

    到现在他也没个官职,他儿子有,他没官职,有实权,朱元璋故意如此安排,下丘村那么费劲旧的人,就跟下丘村一样吧!

    今天不限制,随便吃,护卫们提醒着慢点吃,小心碰破嘴,百姓一边应着,一边加快速度。

    “对,别处都给咬牙印了,王师傅,麻烦你了。”

    顺便他把矿产图纸呈上,全是浅层的、容易开采的,太深不告诉别人,万一有百姓想偷偷开采赚钱,会出现严重后果。

    深的需要一路往里打井,井架子是门学问,打不好说塌便塌。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