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节(2/3)
如果他不烤串,坐在这个位置特别显眼,摆张桌子,形成了一个掩护四个亲王的小扇面。
如此敞开半圈,正好看歌舞,说话的时候也能看其他桌的人,并非六个人聚会要个小包厢吃饭聊天。
除非袭击的人不从这个角度攻击,否则非常别扭。
里长点头,安排人手,顺便得把那边带领命妇的人选安排好,谢巧儿的贴身丫鬟是不行的,憨憨说必须跟在谢巧儿身边。
其他地方的人就不是这般安排,他们八个人围一个地炉,相互之间最少五米远,避免集中燃烧氧气不足。
没有机制炭,不是朱闻天不会做,是没必要,直接焖果木木炭就够用,资源充足。
等到了晚上,生理和心理同时疲惫的官员们先被安排泡澡,有人给按摩,放松一下,过一会儿还得赴宴。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像搭架子爬藤的黄瓜、豇豆这样的菜最麻烦,不方便铺东西。
一支船队出发,带一些东西过去,再把谢巧儿和一些人、东西带过来,就是谢巧儿的日用品。
四个亲王分两个地炉,挨着,一个里长陪同,一个徐达陪同。
负责供炭的太监比较累,为了减少一氧化碳,每次少加炭,同时为了烤的效果好,勤换箅子。
那只能交给谢巧儿的母亲李氏,实际上就是李氏的贴身丫鬟负责。
今天不分餐制了,设备不允许分,地炉烤肉,一圈能坐六个人,坐半圈,三个人一个地炉。
只聊吃食无政事
朱闻天依旧侧对着两个地炉,让四个小殿下安心。
换个烤架,比桌子还长,他有力气,一脚就能踢着烤架旋转几圈,那时签子就飞出去一堆了。
而下午的时候,别人练书法是练字帖,朱棣拿着毛笔在纸上写提词,他要跟北平府的官员们再好好聊聊,月亮别看少了一点,依旧皎洁对不对?
朱闻天确实在烤串儿,他发现个事情,烤串儿最适合保护人,手上始终有签子。
谢成夫人李氏的贴身丫鬟跟谢成生了谢巧儿身边的贴身丫鬟,谢巧儿死了后丫鬟成了续弦,又被儿子给害死了。
氧气不足木炭便无法充分燃烧,不燃烧充分便产生一氧化碳。
尤其是长垄沟的菜地,不可以直接从一头灌水,让水自己往那边流到头,好几百米,水没到那头呢,这边的垄台先被泡倒了。
但别的方位封锁更严密,就这看着比较松,有歌舞表演嘛!
所有有竹子的地方往里延伸半个竹筒片,没有竹子的地方拿苇子叶铺,这样水蔓延速度快。
本地官员没闲心散步,他们安排人手去做事,说好了,清淤,再于河边挖池塘,准备养殖、种植。
官员身心放松后出来,看到了熟悉的烤串儿架子和熟悉的守村人笑容,不晓得为何,守村人的笑容似乎包含着某种深意,估计是月亮的原因。
同时其他人各就各位,他抓起重机枪开始突突,对,是抓,不是端,力气小的才端呢!
桥赶紧趁着河没水去搭建,组织其他的剩余劳动力稳定整个北平府的浇灌。
朱棡催促一下,扭头看里长,满脸焦急之色。
其他的不需要,北平府比太原府富裕。
好在这方面早有预案,四个王府的官员也能帮着干点,他们不可以直接夺指挥权,一般在旁边盯着,偶尔提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