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42节(2/2)
丛澜丧了。
记在北京市跟记在他们中心,那差别可大了,以后得比赛获奖都是当地政绩的。
太凶了,这人告饶:“我嘴贱。”
丛澜嘎嘣一下咬掉了一块,她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回归这两年有哪儿不对劲了!
“我想要。”
而且她要控制体重,发育关真的好难。
“我查了,她现在就在一个俱乐部里,要不问问回不回来?”
齐齐哈尔这个运动中心有着丰富的接待外地训练团队的经验,安排得妥妥当当。
卧槽,对啊,每月必经的痛苦没有了!
“没!”
“你说当时怎么就让她溜去北京了呢?”
“你别吃了,”他无情地说道,“外面的肉质来源不靠谱,想吃的话去食堂问问师傅,有没有炖大né。”
于谨直接把两袋子都攥到了手里,拖不动他还不能抓住口子吗?
两人骂骂咧咧,互相看不顺眼,本就岌岌可危的关系又增添了一道裂痕。
“就你强,省队的不也没注意到?”
她愤怒地咬完了剩下的冰棍,抱着纸箱子给其他人分去了。
有人要了有人没要,大部分都没要,就教练和工作人员比较来之不拒。
像是回地方队训练,比较少。
虽然是姥姥姥爷昨儿送来的,宿舍也没冰箱,但没关系呢,现在的室外随处都是天然大冰箱,可比插电的好使多了,这箱子冰棍现在还硬邦邦的。
两人沉默。
两人骂骂咧咧,暗恨错过了丛澜这颗好苗子。
对视一眼,分别得知了对方的想法。
“你个废物,本地的孩子都放跑了。”
掐指一算,身体发育就伴随着经期的到来,她现在12岁没来也不算晚,正常都是十二三这个岁数到的。
毕竟这边的教练团队、医疗团队等都没有首体那里的好。
“就差那么一个月。”
就算她在国家队训练,那根儿不还在地方吗?
他是教练,他可以随便吃。
丛澜:“哎哎哎里面还有我的冻梨!我冰棍儿!你别都拖走啊我能吃的还有很多的!”
今年因为方晨带队回国,她那个国际中心的教练就算有离开的,也会有相似的接班留下,所以去她那儿外训的运动员,这半年也多在首体里待着了。
有人路过,好奇询问:“你们师兄弟又吵架了?”
丛澜他们从北京过来,早早地熟悉场地,第二天黑龙江省花样滑冰队也来了。
褚晓彤羡慕得厉害:“但是我月事来了,吃冰的肠胃不好。不吃了。”
但是吧,落叶归根,对于老家,中国人还是有着独一份情感的。
“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快乐总是短暂的,明年可以出国比赛了,但月事也要来了。
她没来月经!
不过再晚两年也没多大问题。
丛澜哭唧唧:“要不做个检测?”
“北京市连花滑队都没,哪儿比得上我们省队。”
花样滑冰跟其他项目不太一样的一点在于,国家队的选手几乎全部都在北京训练,要么就是出国外训。
路过双人组合的时候,丛澜看到那个矮矮小小(那也比她高)的姑娘眼里满是渴望,摇头以后还把视线留在她怀里的纸箱子里。
丛澜对这一切全然无知,抱着她的冰棍去给其他人发。
“哼!”
·
倒也不是说在哪儿出生就是哪个地方队伍的,其他项目里东北跑广东队的也有,比如那几个竞争激烈的夏季运动。
“你哪只眼看到的?”
“你做梦!”
就是当地的负责人和黑龙江省队的人一碰头,再一看到咬着冰棍出现的丛澜,两人齐齐一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