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43节(2/2)
“多此一举嘛!小众项目注定门槛高,他们喜欢的话就自己找,这都喂到嘴边了, 怎么, 生怕走了一个冰迷啊?在乎他们一个吗!”
钻石表演赛在有心人眼里,是眼中刺。
不是宣传部门的人乱花经费, 而是这是必需的。
风口里,猪都能起飞,更遑论他们这群人精了。
我们不在乎你一个。
对于这部分决定, 花滑部内有人觉得脱裤子放屁。
那就推平了它!
张简方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运动员如此,观众亦是如此。
相反, 利用新的视频资料, 可以引导兴趣更多的人去关注官网, 让大家自由地寻找更深的花滑资料。
就烦这种正事儿不干让当个吉祥物摆着,还分不清自己位置,非得出来跳脚的!
都笑出声了!
他们关注着这个剔除了isu的赛事,由于官方规定,哪怕是国内赛事的奖金也要在isu的章程之内,所以这次说是分钱赛,其实钱跟gp分站赛的额度差不多。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张简方在乎这样“一个人”。
只不过中方冰协扩大了名额而已。
其实isu也是这样想的。
互联网真是一个好东西,能把握住风向的都是在慢慢掌握话语权的。
总,别低头憋笑了。
本来就是过来刷个资历的废物:“哎你!”
·
业内目前奖金最高的分钱赛应该是日本的wtt,总奖金100万美元,能分到这笔钱的人也不多,算是很大的手笔了。
人是厌旧又惧怕困难的, 通天大道都懒得走, 面前要是多一个门槛还加上一堵高墙,瞥一眼骂一句装逼, 挥挥手就走了。
姜意:“……”
这样的门槛非常高。
跑步是最简单的入门项目,人会走就会跑,那么就可以练起来。
张简方才懒得给他台阶下,就看着詹吟怼了他五分钟。
比如跳跃的种类、周数的区别、难度的划分等等。
自媒体兴起的这两年,与外界要求一个人会摄影会美工会剪辑会宣传等多技能压身不同,花滑部的宣传部多了很多新人,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专项。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一个人的累积,才能汇聚成庞大的江河。
但也就是这样无形的门槛, 拦住了许许多多的人。
花滑需要冰场,也需要甄别教练,更需要在混乱的商冰市场找到合适的配套训练方式。
“我们有丛澜,怕什么?”发言的人想当然道。
不用张简方怼,詹吟都要笑了:“独木成舟能成林吗?你真当我们这群人是混日子吃闲饭的啊?你今年是不是绩效又涨了?节假日补贴又多了吧?花滑商业化进程到哪里了你关注过吗?这会儿了来跟我说经费浪费,来来来,你来干,你但凡能撑过一天,我工资全给你!”
否则,花滑市场怎么可能被他做到这样庞大?
这些工作一直在做,过往也有许多官方资料可以查阅。
但依旧根据每年的新流行做了新的视频, 配乐、剪辑方式、措辞什么的,都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
他将花滑对外的门槛推平,让路人们能够探头看一眼,哇塞这个动作好美,哇塞这居然是一整个节目吗,哇塞这是怎么转起来的……逐渐地,就能吸引一个人进来坐下。
岗位问题,一大半都是临时工,也经常加班,但批过去的经费每年都在翻倍地涨。
好比一个商店里的新品, 或许跟以前一样换汤不换药,可总得每个季度都出,不然人家就觉得没什么新意, 破败又无趣。
毕竟,isu的世锦赛四个项目的奖金总额加起来也才868万美元。
不断有新的观众进来, 冰迷的群体也是不感兴趣的人走、感兴趣的人加入, 如此一来, 就需要新的凝结方式。
维持高逼格, 你爱搞不搞,无所谓。
宣传要钱,很大一笔,但带来的好处也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