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1005节(1/3)

    否则空洞的节目与劣质的衔接将会直接把一个四周跳的bv扣没了。

    gs有分是真的扣。

    只是——

    褚晓彤皱眉看着kaa nrad:“新编的节目吗?她似乎不太熟练,步伐变换生涩,脚下出错了。”

    有的选手也会犯些低级错误,有种与节目不熟的生疏感。

    导致这个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之一还包括今赛季没有国际赛,所以有的选手想要高分就堆bv但忽略了丰富度,步伐、衔接、舞蹈等都被落下了。

    都是国内赛嘛,自家人总是宽松点的,还有举办比赛但不用ai的,给出的理由是“缺乏设备”。

    于是,世锦赛前只能紧急补救,重新编好的节目虽然根底还是那一个,却总归是不一样的。

    不敢不重新调整,因为gs在这里。

    所有的教练都知道gs的铁面无私,也分析过它的打分规则,最后只能无奈地转身去打磨节目。

    国籍优势不存在了以后,运动员的训练再不能只排给四周跳了,还要加进许多其他本就该有的东西。

    这对丛澜等人不是问题,但对一些人却是很骂骂咧咧的“凭白增加”的“麻烦”。

    褚晓彤:“怎么就起跳了?没卡上这个节奏,这个音挺好卡的,估计编排换了她又忘了吧。哦这个会影响到goe,4t完成得不错,加了176,卡上拍的话应该会再多个零点零几,我估计的。”

    gs会找优点来加分,在跳跃质量不是特别好的时候,符合音乐节奏会带来不错的收益。

    可惜的是这位选手起跳和落冰都没卡上,自顾自地,与音乐割裂了。

    她还是很遗憾:“最简单的一个要求。”

    isu是把合乐性写进goe加分与pcs高分的条件里的,这甚至可以算硬性要求,没做到就会损失一部分分数。

    就跟老师总是耳提面命的基础送分题一样,简单易行,可以顺利拿分。

    却总有人因为粗心大意丢分。

    令人扼腕。

    褚晓彤看见了一个提问:“gs怎么识别的?哦,那它可太会识别了,周围的几十个高速摄像机、选手身上的追踪芯片、内置的系统模块……比人好用太多。”

    所以那群抗议ai进入赛场的反对者们,提出机器无法保证公平时,gs甩出来的数据能砸得他们站不起来。

    但有时候,选手滑嗨了会忽略音乐,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

    对最后的得分当然有影响,尽管不妨碍成为经典赛场表现。

    可打分是为了大多数公平,而不是对个例的偏爱。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规则应当利于遵守规则的人,gs所在的赛场就是想要达成这一点。

    ai不是万能的,它同样有弊端,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要求。

    gs在限制人类裁判出分的渠道上,一共有两步:

    实时阶段,对goe的范围是两个单位,1或者2,3或者4;但在pcs上,以025为区间的打分,是扩增到了三到四个单位的,9到975,或者9到10分。

    复核阶段,会根据实时打分中九个j裁的分差与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打分的倾向、习惯,分析之后进行二次限制,对可疑数据标红提醒,缩小范围,再作复核以给出最终的成绩。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