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1/2)

    东汉。

    医圣张仲景微微一笑,一派平和之气:“既是团队,协作互助也很重要吧!”

    【我们可以看到“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这一节。第一阶段,屠呦呦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又从其中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的身上测试抗疟效果。】

    东晋。

    葛洪摇摇头:“两千方药,无异于大海捞针。”

    “是啊。”鲍姑点点头:“药理上讲究君臣佐使,还需判断出是哪种草药最有裨益,其间种种,艰难不足为外人道。”

    她也是医者,通晓医理,最知道辨方识药的难处。听到这里,不由得对屠呦呦更为敬佩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屠呦呦是很舍得下苦功的人,脚踏实地。但有时候收获并不是及时性的,初始阶段的研究效果并不好。课文中隐藏了一些细节,我们来补充上。

    最开始,屠呦呦和团队其实将目标锁定在一个调味品——胡椒身上。】

    “胡椒?”嬴政狐疑着将目光望向夏无且。

    夏无且接收到君王的询问面露难色:“回陛下,臣未曾听说过此物。”

    嬴政眉心微蹙,一旁的李斯适时接过话头:“莫非是番邦异族之物?”

    中国之外,盖称为胡。嬴政点点头,又注意到前面一个词:“胡椒是……调味品?”

    明朝。

    李时珍眼前一亮,他对胡椒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他新近编写的《本草纲目》中还收录过:

    “胡椒主‘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牙齿浮热痛’,所疗之症有相类之处,但尚不能武断确认吧!”

    他揣测着,也有些说不准了。君臣佐使,一味药施治,他亦不好断言。

    【研究数据显示,胡椒对疟原虫的抑制率高达84%。这个结果让众人感到振奋,于是屠呦呦和同事带着胡椒提取物前往海南疫区开展临床试验,患者服药之后,头疼脑热的症状确实有所减轻。】

    “这……成了?”众人露出了迟疑的神色。

    【但屠呦呦很快发现,病人的血液中还有疟原虫存在,这个引发疟疾的元凶并没有被消灭。】

    “疟原虫?虫子?!”

    梅尧臣一下子跳了起来。

    “她她她她她说……疟疾是因为血液里有虫子?!”

    梅尧臣顾不得其他,撸起袖子猛盯着自己的皮肉看。他又想起刁景纯家那个染上疟疾的侍女,那样一个妍丽女子,血液里有虫子?!再想想诗圣杜甫也曾深受疟疾之苦,元微之亦多次染上疟疾,就连唐太宗亦曾得过疟疾,他们的血里都有虫?!

    梅尧臣眼前一黑,只觉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