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2/2)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正如华夏的兴圣有数代之功,衰败也非一蹴而就,就他所知道的,华夏的落败尚要在那清廷。李世民无暇去骂后朝的败类,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大唐,在自己的任下多为华夏的未来铺一些路。

    小姑娘冲他翻了个白眼,随机双手交叉撑在下巴上,面带崇敬地看向水镜中身穿白大褂眼神坚毅的女子,心里又是敬佩又是骄傲。她决定了,以后屠呦呦就是她的偶像!

    ——四川。

    【成功提取青蒿素后,就要开始临床试验了。屠呦呦没有推脱,毅然决然地以身试药,在她的感染下,团队里的同事一个个服下新药,做了第一批“小白鼠。”】

    千年医史、杏林济世难道全作废了不成?

    众人又被不大不小地惊了一下。

    老祖宗们要素察觉,李白苏轼等人更是不会想到,家乡的一株小草竟能有千年之余威!

    明朝。

    落后被打压已是必然。

    “没想到一小小女子竟有如此魄力。”

    唐朝。

    “以身试药!”

    李时珍不无敬佩道:“昔者神农氏尝百草,以己驱而渡世人。百代之后,仍有医者承先圣之遗志,杏林千载,亮节高风,实在令人可敬可叹。”

    一是青蒿素之存在蒿叶之中,二是四川地区生长的黄花蒿抗疟效果。这些发现一得益于实验小组夜以继日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二得益于遍布全国的大协作。所以从这一节里我们又可以出他们不怕困难的攻坚精神。】

    孙思邈起身肃立:“大医精诚,诚于病患,诚于医道,诚于己身,屠呦呦此举,当得精诚二字。”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无话可说。少息,李世民深吸一口气:“一定要找到药王,将他留在长安。”

    在场的众人都明白他未竟的话语,随侍的太医觉得既悲愤又委屈:“那也不能说我们的东西是伪学啊……”

    “敬谢不敏,人家也不要你夸。”

    【从这一点里,我们可以看出屠呦呦女士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之后,屠呦呦她们需要完成青蒿素从分子到药物的转变。在这一期间,她们有两个重大发现。

    老者被一顿抢白,当下有些不高兴:“你这姑娘,老夫这不是在夸赞屠呦呦么?”

    有老者捻须而叹,很快招来了身边人的不满:“女子怎么了?说得像女子不如人似的,先前的李清照比皇帝都有魄力有骨气好吧?”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