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1/2)

    话音刚落,宫商陡起,无数或清丽或飒爽的身影浮现在水镜里。

    “是谁说女本柔弱是谁定红颜为祸我不是易碎花一朵亦不拘贤良淑德……”

    嘹亮洒脱的歌声和着水镜里或陌生或熟悉的名姓身影,有女子浣纱纺线、教尽天下女红;有女子将一柄长剑舞得矫若游龙;有女子爬高走低绘下繁复楼阁;有女子面对屠刀凛然不惧……

    短短歌谣唱不尽,煌煌史册书不尽。

    西汉。

    义妫早已是泪流满面,她忽然明白了,自己的荣耀不是未来会入宫为太后治病,而是尽己所能更多的济世救人。

    东晋。

    鲍姑颤抖着手抚过布包上锃亮的银针,银光闪亮,仿佛照耀着她的前路。

    北宋。

    张小娘子毅然抓紧包袱,打算踏上入蜀寻药的路途。

    明朝。

    谈允贤认认真真地将医书翻开,准备挑灯夜读。

    清朝。

    王贞仪呕尽心血,强撑着枯瘦的手指将自己的所学一一记于纸上。

    汴京城里,李清照手眼并用记下水镜中的一个个名字,想要为这些奇女子诗诵词记。

    而更多的女子则是睁大眼睛紧紧盯着半空中的水镜,生怕漏过一个人、一个字。

    她们有的是名行于世的贤媛淑女,有的是默默无闻的萤火苔花,无论是哪一类,她们都不曾意识到自己也有让史书铭刻的价值。

    可现在,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她们迟疑而又决然地伸手,仿佛看到水镜里那些或明媚或铿锵的女子也向她们伸出手来。

    柔韧的手一交握——

    万古幽寐何足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青蒿素后续+拿来主义序

    诸朝里最近发生了几件不大不小的新鲜事。

    首先是西汉那边,义妫拒绝了汉武帝宣她进宫为皇太后的专任医官的诏令。

    无独有偶,北宋仁宗朝,张小娘子也向皇帝请辞。那日观看完水镜之后,她虽然油然而生入蜀寻药的壮心,但到底任供于贵人门庭,总是要亲自辞行的。

    张小娘子医术了得,深得太后等宫中女眷信任,又有末了水镜的专门认定,此时声名更甚,宋仁宗哪舍得放人,挽留再三,张小娘子却仍坚决推辞。仁宗无法,只好由她去了。

    “小娘子,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彼时正在离京的马车上,跟着她的小徒弟不解地问。

    张小娘子眉宇坦然熠熠有光,语气却是轻巧:“没什么,只是觉得楚姑娘说得很有道理。”

    她目光悠远,想起那日歌声落,画面歇,楚棠款款道来: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